隐才抗贞步,达屦存同调。
琴瑟心既开,登扪兴兹掉。
浼浼北湖厉,窈窈南山眺。
双情交远襟,晟论皆清诏。
兰阳佐腾羽,翠阜延兴啸。
灵纪倏攀仰,表刹在瞻造。
金躯俨峨容,宝宇廓层峤。
五药悬采掇,八正期精邵。
虚林琅法鼓,苕木鸣芳翲。
遨衷未云巳,盘徊尽西照。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律,写于诗人晚年。全诗以“南山下净慈寺”为中心,通过对寺庙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他对佛门清静、超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首联“叔禾枉舆湖上便同理棹寻南山下净慈寺”,是说,有位姓叔禾的人来到湖上,乘船顺风而去,寻找南山下的净慈寺。这里,诗人用“枉舆”和“理棹”两个词组,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的情景。“枉”,指空走;“理”,指整理、整顿。“理棹”,即整理船桨的意思。诗人泛舟湖上,顺风而去,寻找南山下的净慈寺,表明他有意游览名胜古迹。“南山下净慈寺”一句,点出游踪。
中间两联,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净慈寺幽深寂静的环境,以及他在寺院中所受到的熏陶。颔联“琴瑟心既开,登扪兴兹掉。”意思是:在寺庙里,他的心境开阔了,登上高处,兴致勃勃起来。颈联“浼浼北湖厉,窈窈南山眺。”意思是:北湖水波滚滚,景色壮丽,而远处的南山则显得更加幽深。这两句诗写出了净慈寺周围山水的美丽景色。
尾联“灵纪倏攀仰,表刹在瞻造。金躯俨峨容,宝宇廓层峤。”意思是:忽然之间,诗人抬头仰望,只见佛光普照着整个山间,一座座宝塔矗立在云端。这一句赞美了佛光普照、山峰耸立的美景。“宝宇廓层峤”一句,形容宝塔高耸入云,层层叠嶂。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富有画意。通过描写净慈寺周围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佛门清静、超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和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诗人曾官至宰相,但因直言进谏触怒唐武宗而被贬谪,后被追还故官,不久病逝。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