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行多优游,穹曜但亭午。
掎摭心不厌,跕躧意增愈。
疏甸分花应,层阜别云吐。
疲足休给林,澄心投象宇。
㵵泻淙瑶濑,隈隅丽丹庑。
七觉启幽扃,一道界盘坞。
不谓此山椒,乃有彼岸侣。
芬缊瞻戒香,络绎会宗语。
法供岂世调,灵餐异尘脯。
往牒稽听龙,昔泉酌跑虎。
一讴傲自足,万细何足数。
【注释】
1.崖行:在山崖上行走。行,动词。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穹曜:天空的光辉。亭午:中午时分。
2.掎摭(jǐzhí):拾取,捡拾。意:心志、心意。
3.疏甸(sūdàn)分花应:稀疏的树林中花瓣纷纷落下,像是被风吹散了一样。应,动词,落下。
4.层阜(fǔ):高起的土丘。别云吐:像云一样分开露出来。
5.疲足休:劳累到极点休息一下。给(gěi)林:指森林。
6.澄心:清静的心绪。投象宇:投入大象般的胸怀。象字为虚词,表意。
7.㵵(líng):水流急疾的样子。淙(cóng)瑶濑(lài):清澈见底的溪水。瑶,美玉名。
8.隈(wēi)隅:山边或水的转弯处。丽丹庑(wǔ):红润如丹色的房屋。
9.七觉(jié):佛教语,七次转觉。启幽扃(jiōng):打开深藏的门户。幽扃,深邃的门扉。
10.一讴(yóu):一曲歌。傲自足:以歌声中的豪迈自得而自豪。
11.万细何足数:无数的细节不值得一一列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大慈山景色和禅院的诗。全诗写于作者游览大慈寺时所作,是一首山水游记。
首联“崖行多优游,穹曜但亭午”。诗人沿着山崖行进,心情十分愉快;当正午阳光照耀时,天空显得格外明亮辉煌。
颔联“掎摭心不厌,跕躧意增愈”。诗人心中充满喜悦之情,捡拾着地上的落花;随着步履的轻快,心情也更加愉悦了。
颈联“疏甸分花应,层阜别云吐”。稀疏的树林中花瓣纷纷落下,像被风吹散了一样;高起的土丘之上,云雾缭绕地露出来,仿佛与云朵相分离。
尾联“疲足休给林,澄心投象宇”。劳累至极之时,便在森林中休息,清空心灵投入大象般的胸怀中。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大慈山的自然美景和禅院的宁静气氛。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林之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