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邑有大繇,康庄行猾褢。
海内扬戈兵,凫徯下鹿台。
宛彼鴸鸟鸣,贤豪逐草莱。
鼎沸固有自,放士真堪哀。
【注释】
效:模仿。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隐居田园,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与世无争。他写的《归园田居》等诗,反映了他追求自由、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和志趣。“山海经”:战国时的一部地理书籍,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记载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山川、鸟兽、草木、异物和神话传说。“大繇”:即《尚书·舜典》中的“三苗”,又称苗民,指三苗族。“康庄”:指四通八达的道路。“猾褢”:奸诈狡猾的人。“海内”:指天下。“放士”:指不受约束的隐逸之士,即“逸民”。
【解析】
这是一首仿古之作,作者在这首诗中,以陶渊明自况,通过写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首句“国邑有大繇”,“国邑”是指京城或者大城市。“有大繇”是指这里有很多奸邪之人。“康庄”是指平坦宽敞的大道。“行猾褢”是指奸诈狡猾的人在路上行走,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第二句“海内扬戈兵”,“海内”是指天下,这里指的是朝廷内部。“扬戈兵”指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第三句“凫徯下鹿台”,“凫徯”是鸟停歇的意思,“下鹿台”是说有人把鸟儿赶到鹿台下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被朝廷内的权力斗争所迷惑,纷纷到各地去寻求出路。第四句“宛彼鴸鸟鸣”,“鴸鸟”是一种小鸟,叫声像人叫一样。“鸣”是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奸邪之徒发出的声音就像小鸟的叫声一样,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第五句“贤豪逐草莱”,“贤豪”是指贤才豪杰。“逐草莱”是说这些人纷纷逃避到荒僻的地方去隐居。第六句“鼎沸固有自”,“鼎沸”是形容场面非常混乱的样子。“固有自”是指本来就有这个趋势。“放士真堪哀”,“放士”是指不拘泥于世俗的隐逸之士。“哀”是悲伤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样的社会局面让人感到悲哀。
【赏析】
此诗为七言古诗,用陶渊明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全诗通过写自己与朝廷的矛盾以及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开头两句“国邑有大繇,康庄行猾褢”,意思是说,国家里有奸邪的人很多,而道路又宽广平坦,所以人们纷纷前往寻找出路。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境遇。
中间两句“海内扬戈兵,凫徯下鹿台”,意思是说,天下都充满了纷争和争斗,人们被权力的斗争所迷惑,纷纷逃离到各地去隐居。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后四句“宛彼鴸鸟鸣,贤豪逐草莱,鼎沸固有自,放士真堪哀”,意思是说,那些奸邪之徒发出的声音就像小鸟的叫声一样,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贤能的人才都纷纷逃往偏僻的地方去隐居,朝廷内的争斗已经达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而那些不拘泥于世俗的隐逸之士们,更是令人感到悲哀。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的处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