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三珠树,赤水何芳菲。
翩翩比翼鸟,南山相与飞。
青天矫修羽,绿柏挂明玑。
羽民与厌火,始得瞻光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全诗如下:
亭亭三珠树,赤水何芳菲。
翩翩比翼鸟,南山相与飞。
青天矫修羽,绿柏挂明玑。
羽民与厌火,始得瞻光辉。
注释与赏析:
- 亭亭三珠树:形容树木高耸入云,如同珍珠般闪耀。“亭亭”形容树的姿态优雅挺拔。
- 赤水何芳菲:形容赤水(即长江上游的支流)两岸景色美丽迷人。“何芳菲”表示美丽而芬芳。
- 翩翩比翼鸟,南山相与飞:比喻鸟儿成对飞翔在天空中,象征着夫妻恩爱和睦。这里的“比翼鸟”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对神仙鸟,常在一起飞翔;“南山”指的是山的南面,象征着家庭或国家的安全和安定。
- 青天矫修羽:形容鸟儿在蓝天中展翅翱翔,犹如羽毛般轻盈飘逸。
- 绿柏挂明玑:形容树木苍翠欲滴,宛如镶嵌着晶莹剔透的宝石。
- 羽民与厌火:指人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远离战争和灾难。“厌火”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战争的厌倦和厌恶。
- 始得瞻光辉:终于能够欣赏到这种美好的景象和氛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