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煦煦照鸡豚,马牛服皂治田园。时清吏廉赋易简,丈人无事,修整闺门。
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
有时察举高宦,无事可以啜菽饮水乐儒素。昨者少妇初上堂,先从中妇问公妪。
中妇初时来,得之于大妇。我家诸妇诚易为,羹臛粗可办,织作不务绣与絺。
公妪日高坐,抱接孙雏嬉。

三妇艳

初日煦煦照鸡豚,马牛服皂治田园。时清吏廉赋易简,丈人无事,修整闺门。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有时察举高宦,无事可以啜菽饮水乐儒素。

注释:三妇艳:这是一首写妇女生活的诗,描写了三个妻子的不同角色和生活状态。初日煦煦照鸡豚,指春天的阳光温暖,照耀着家禽家畜,形容家庭和睦幸福。马牛服皂治田园,说明家中有勤劳能干的妇女管理家务和农田。时清吏廉赋易简,描述的是当官的人清廉,征收赋税简单明了,不扰民。丈人无事,修整闺门,指丈夫在家无事,忙于修缮房屋等家务。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指的是孩子们学习《孝经》和《论语》。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表示年纪较小一些的妻子很有自信,能够背诵《诗经》,并且通晓韩愈的学问。有时察举高宦,无事可以啜菽饮水乐儒素,是指有时候能够通过科举选拔做官,平时则可以品尝美味佳肴享受快乐。

赏析:这首诗以“三妇艳”为题,描绘了三个不同角色的妻子的生活状态。从初日煦煦照鸡豚,到马牛服皂治田间,再到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等,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诗歌中还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如丈人无事,修整闺门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然而,诗歌中也表现了古代妇女的智慧和才艺,如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等,显示了她们不甘于平庸,追求知识和文化的精神风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个妻子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