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志尚林壑,轩居绝尘嚣。
乔松当前楹,柯条入云霄。
清风飒然至,流响何潇潇。
初如振波涛,倏若锵钧韶。
泠泠拂几席,飘飘度山椒。
凭阑试静听,迥觉形神超。
缅惟岁寒姿,节操长后凋。
勖哉慎所持,永矣怀高标。

【注】雅志:高雅的情趣。轩:窗。乔松:高松。柯条:松树枝条。钧韶:琴声。泠泠、飘飘:形容琴声清越悠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听琴后有感而作,以松喻人的节操和情操。诗分四段,每段八句。首段写听琴的感受;次段赞美琴声;三段赞美听者(即诗人自己)的节操;尾段勉励听琴者持守高洁品格。

首联“雅志尚林壑”,点明全诗主旨。“林壑”指山水风景,这里借指高尚的情趣。“雅”与“尚”均为文言虚词,可译为“喜爱”。诗人以“雅志”点明自己的审美情趣,“尚林壑”则表明这种情趣追求的是自然之美。“轩居绝尘嚣”承接上句,说明自己的居室虽然幽静,但绝不与世隔绝。这两句互文见义,既写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又表现了他的高洁品格。

颔联描写听琴时所见之景。“乔松当前楹”,以“乔松”比喻琴声的高亢激越。“柯条”指松树枝条,此处用以形容琴声的婉转流畅。“清风飒然至”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听琴时的情境。“清风”即琴音,“飒然”形容其声音清脆悦耳。“流响何潇潇”,形容琴声悠扬起伏,宛若山泉潺潺流淌。“初如振波涛”描写琴声刚开始响起时,犹如波涛汹涌,势不可挡。“倏若锵钧韶”,形容琴声突然停止,如同美妙的音乐戛然而止。“泠泠拂几席”,形容琴声轻柔细腻,仿佛能拂过几案之上的席子。“飘飘度山椒”,形容琴声飘逸如风,似乎能穿过山岭上的椒树丛。这几句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听琴时的心境。他陶醉于琴声之中,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五、六句继续描绘听琴时的情境。“凭阑试静听”,诗人站在栏杆边静静地倾听琴声。“迥觉形神超”,形容听琴后,诗人感觉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缅惟岁寒姿”,回忆那高洁的品格如同严冬中挺拔的松树一般坚贞不渝。“节操长后凋”,感叹那种高洁的品格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永远不会凋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崇敬以及对自身品格的自勉。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听琴者的劝诫。“勖哉慎所持”,告诫听琴者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和品质。“永矣怀高标”,表示诗人希望自己的高洁品格能够永远保持,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整首诗通过描述听琴的过程以及琴声给人带来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高尚品格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通过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品质的自勉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