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不媚俗,孤标绝尘姿。
皎如屑冰玉,点在虬龙枝。
穷冬寒气盛,草木无华滋。
寥寥溪谷间,春意先自知。
霜雪虽云厉,清贞讵能欺。
所以古君子,往往爱咏之。
广平素劲正,亦吐幽婉辞。
爱物爱其德,岂以颜色为。
念子柏台彦,修洁无瑕疵。
写芳以相赠,比德良在兹。
陋彼春阳花,妩媚为世嗤。
勉哉树高节,岁晏以为期。

【注释】

1、雅韵:优美的韵律。

2、媚俗:迎合世俗,讨好别人。

3、孤标:独自的风采和姿态。

4、绝尘:超尘脱俗。

5、皎如屑冰玉:洁白如同霜白的冰块和玉。

6、点:点缀。

7、虬龙:传说中的龙。

8、穷冬:冬天。

9、草木无华滋:春天到来之前,草木都还没有长出新芽。

10、溪谷间:山涧溪边。

11、春意先自知:春天的气息最先在山涧溪边显现。

12、云厉:像雪一样纷纷扬扬。

13、清贞讵(jù)能欺:高洁清纯怎能欺骗。

14、古君子:古代有修养的人。

15、幽婉辞:含蓄而优美的诗词。

16、爱物:爱护自然景物。

17、德:品德。

18、岂以颜色为:怎么能因为外表美而看重。

19、念子柏台彦:想到您这位朝廷上的贤臣。

20、柏台:汉代的御史台。

21、陋彼春阳花:看不起那些春日盛开的花朵。

22、妩媚:娇柔艳丽。

23、世嗤:被世人嘲笑。

24、树高节:树立高尚的节操。

25、岁晏:年终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张楷对友人的赠答之作。诗中赞扬了友人品格高尚,不趋炎附势,不畏权贵,与庸俗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前半篇赞美友人志向高远,不媚俗气;独立不群,超然物外;后半篇则写到了朋友的品行之高洁,以及他所处的环境。诗前半部分主要从“梅”这一意象入手,用梅花来比喻友人的品性。梅花傲骨铮铮,不随波逐流,诗人把梅花比作自己的朋友,正是为了说明自己的朋友也是不随波逐流之人。梅花素艳无瑕,诗人也把梅花作为自己朋友的象征,表明自己的朋友纯洁无暇,不染纤尘,不图名利,只求清高自守。

诗的后半部,诗人又从“梅”这个意象中跳了出来,开始写梅周围的环境——山涧溪边。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比作一位亭亭玉立的君子,并把他的品格与梅花相联系,进一步突出了梅的高洁品质。诗人接着指出,尽管严冬已至,但梅花依然傲骨铮铮,不惧严寒,这正如他的友人一样,不趋炎附势,不畏权贵,始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品质。

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用反诘句式,直陈己意:“所以古君子,往往爱咏之。”意思是说古今有修养的人常常喜欢吟咏梅花。诗人以此结束全诗,既表明了自己的志趣,又委婉地劝勉友人保持高尚的品德。

此诗语言质朴平易而意境优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能。诗中所描绘的梅花形象,既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同时也是对友人品德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