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逢佳节,幽怀满素襟。
一年今夜月,千里故乡心。
酒谩和愁饮,诗聊遣兴吟。
谁家思寄远,风外起清砧。
【解析】
这是一首中秋夜作的诗,诗人以“月”为题,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层:前两句写中秋之夜,后两句写中秋佳节思家。
【答案】
译文:久居异乡,逢到佳节,心中无限幽情,满怀愁思。一年之中的这个夜晚,正是千里之外的家乡人仰望明月的时候,他们怀着一颗怀念家乡的心。我举杯自酌,借酒浇愁;我吟诗遣兴,聊以自慰。然而谁家寄来的音信远隔千里之外,此时此际,只有那风声和砧声相伴。注释:“久客逢佳节”:久居他乡的人遇上了中秋佳节。“幽怀满素襟”:满怀着幽深的忧愁。“千里故乡心”:家乡在千里之外。“酒谩和愁饮”:借饮酒排解忧愁。“诗聊遣兴吟”:借吟诗来遣散心中的烦乱。“谁家思寄远”:哪家寄来的书信遥远啊。“风外起清砧”:远处传来阵阵清脆的捣衣声(或秋风中传来阵阵砧声)。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表达了作者在佳节之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愿望。首联点出“中秋夜”,交待了时间、地点和环境背景。颔联写“中秋夜”时的情景:明月高悬夜空,照亮了千里之外的家乡。颈联写中秋之夜诗人的感受:面对皓月,不禁借酒浇愁,又不得不借助吟诗来打发难耐的时光。尾联写诗人的思绪:想到远方的家人,更增添了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