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住在钓鱼台,水色山光满目来。
西日乍沉凉月上,南风初起暮潮回。
体疲高枕从容卧,兴到新诗取次裁。
我欲携琴同唱和,不知东阁几时开。
和常斋见贶诗韵三首其一:
千金养士筑高台,曾获扳龙附凤来。
偶为批鳞伤切直,故教垂翅暂低回。
其三:
君家住在钓鱼台,水色山光满目来。西日乍沉凉月上,南风初起暮潮回。体疲高枕从容卧,兴到新诗取次裁。我欲携琴同唱和,不知东阁几时开。
注释与赏析:
- 其一:此诗描述了一位官员的生活环境及心境。“千金养士筑高台”暗示着官员对人才的重视;“曾获扳龙附凤来”则表达了通过努力获得高位的机会。然而,这种成功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偶为批鳞伤切直”,说明有时可能会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伤害或阻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故教垂翅暂低回”以及“兴到新诗取次裁”,显示出诗人虽然面对挫折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乐于享受写作的乐趣。
- 其二:此诗则转向描述诗人自己的居所和日常生活。“君家住在钓鱼台”提供了地点的信息,可能意味着诗人喜欢宁静的环境。“水色山光满目来”则描绘了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色。“西日乍沉凉月上”与“南风初起暮潮回”分别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观,既有日落的宁静,也有晚潮带来的生动。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体疲高枕从容卧”体现了诗人的安逸与自在;而“兴到新诗取次裁”则展示了诗人在闲适中创作的愉悦。最后一句“我欲携琴同唱和,不知东阁几时开”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交流的渴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确定和遗憾。
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批鳞”、“垂翅”与“高枕”、“从容”、“新诗取次裁”等词汇的使用,更突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乐观,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