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鹊韩庐迹已遐,世无乌琢与桃花。
野人相遇惊相问,偃盖山前是我家。

【注释】

画犬:指《宣和画谱》。宋鹊韩庐,指韩干,唐代著名画马名家;庐,即“庐”,地名。世无乌琢与桃花,指韩干的画马,没有像张僧繇那样的画马高手,也没有像谢赫那样擅长绘画的画家;乌琢,南朝梁人,善画龙、虎、牛、马、人物、山水,尤以画龙著称;桃花,唐人李思齐善画山水,有“桃花源”之称。野人相遇惊相问,指诗人在野外偶遇一个不知名的隐者,两人相见后惊讶地询问对方的身份;偃盖山前是我家,指隐者所居的山名叫“偃盖山”,诗人误以为自己家就在那附近。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全诗从题意来看,应为咏画《宣和画谱》中韩干的画作的。首句点出画中之犬,次句写世人无人赏识,第三句写隐士对画狗的惊奇,第四句写隐士自述其居处。

“宋鹊韩庐迹已遐”,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画中之狗出自宋代名画家韩干之手。韩干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赏。而“世无乌琢与桃花”,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他认为,韩干的画狗虽然技艺高超,但却没有像张僧繇那样的画马高手,也没有像谢赫那样擅长绘画的画家。这说明当时社会对艺术人才的忽视和轻视,使得许多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

“野人相遇惊相问”,接下来,作者继续描写了一幅动人的场景。当作者在野外偶遇一个不知名的隐者时,两人相见后惊讶地询问对方的身份。这既表现了作者对隐者的尊重和好奇,也反映了他对隐者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渴望追求自由、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

“偃盖山前是我家”,尾句再次回到画狗的话题上,但这次却是以隐者的口吻进行叙述。原来,这位隐者所居住的地方名叫“偃盖山”,而作者却误以为自己家就住在那附近。这不仅表明了作者对隐者的钦佩和敬仰,也进一步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这首诗以画狗为题,通过对画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慨。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