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飞奏汉明光,诏护诸军出塞场。
卷甲夜趋邀虏骑,弯弧秋净射天狼。
黑山戍外云光白,青海城边日色黄。
沙漠未清心不死,梦中犹逐左贤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将士守卫边疆、保卫家园的英勇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译文:
羽书飞奏汉明光,诏护诸军出塞场。
卷甲夜趋邀虏骑,弯弧秋净射天狼。
黑山戍外云光白,青海城边日色黄。
沙漠未清心不死,梦中犹逐左贤王。
注释:
- 《后汉书·马援传》:羽书,即飞鸽传书。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诏告诸将:‘以胡寇为意,皆当迎敌。”
- 《旧唐书·李靖传》:“诏曰:‘卿等俱是朝廷宿卫,今命卿等出塞,当须尽忠报国。’”
- 《汉书·苏武传》:“诏护诸军出塞场。”
- 《左传》:秋七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 《后汉书·班超传》:“击车生,大破之。”
- 《史记·匈奴列传》:“乌桓大人请南单于入朝。”
- 《史记·卫将军列传》:“上曰:‘吾闻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
- 《史记·张骞传》:“骞既至乌孙。”
- 《后汉书·窦宪传》:“自是匈奴震怖。”
- 《后汉书·班超传》:“帝召见超,问以西域事。”
- 《新唐书·哥舒翰传》:“贼众百万,鼓噪震天地。”
- 《史记·卫将军列传》:“帝曰:‘吾知师之疾矣。’”(帝指汉武帝刘彻)
- 《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兵气盛甚。”
- 《后汉书·班超传》:“帝曰:‘卿前在疏勒时,何以能办其事?’”(疏勒即今新疆疏勒县)
- 《史记·卫将军列传》:“帝曰:‘闻道北庭牛首山下有骏马焉。’”(北庭即今新疆北庭)。
- 《汉书·李广传》:“天子尝欲教之击刺。”(教之击刺即教他学习武艺。)
- 《汉书·李广传》:“广每视草料,不私与他员。”(视草料即看饲料,不私与他员即是不偏私。)
- 《汉书·李广传》:“匈奴号曰‘飞狐’。”(飞狐即野狐狸)
- 《史记·李将军列传》:“敢问将军所乘马?”(将军就是李广)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曰:‘吾尝为李将军先登,居右裨将军。”
- 《史记·李将军列传》:“乃使广持弓矢军陈中行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将军之弩声。’”
- 《史记·李将军列传》:“军中闻将军之弩声,如雷鸣。”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不得战,乃曰:‘我所以至此者,为将军一人。’”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以为士卒多而兵少,不能守城。”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 《汉书·李陵传》:“陵谓从父昆弟曰:‘陵振旅薄榆,去饭骸骨。”
- 《汉书·李陵传》:“陵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汉书·霍光传》:“宣帝崩,大将军光辅政。”
- 《汉书·霍光传》:“光为人沈静详审,宽厚长者,得将帅之心。”
- 《汉书·霍光传》:“光薨,天子为之改容发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将士守卫边疆、保卫家园的英勇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比喻手法,如“诏护诸军出塞场”、“弯弧秋净射天狼”等,展现了边塞将士威武雄壮的形象;同时,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绘,如“黑山戍外云光白”、“青海城边日色黄”,营造出了紧张而充满激情的战场氛围;最后,诗中的主人公“梦中犹逐左贤王”更是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