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下草庐,艰危偏许共驰驱。
益州险沃称天府,终始成都是汉都。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三顾频烦下草庐:
- 三顾:三次拜访。
- 频烦:频繁,多次。
- 下草庐:来到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 译文: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亲自拜访他的茅庐(即隐居地)。
- 赏析: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和重视,以及他为求贤才不惜多次来访的决心。
- 艰危偏许共驰驱:
- 艰危:艰难危险。
- 偏许:偏偏答应。
- 共驰驱:一起奔走效力。
- 译文:在困难危险的时刻,刘备偏偏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与他一起奔走效力。
- 赏析:描绘了刘备在困难时刻依然坚持请诸葛亮出山的情景。
- 益州险沃称天府:
- 益州:古代地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
- 险沃:险要而肥沃。
- 称天府: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的地方。
- 译文:益州(今四川地区)地势险要而肥沃(物产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
- 赏析:赞美了益州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之丰富。
- 终始成都是汉都:
- 终始:始终,从始至终。
- 成都:古代城市名,今四川省省会。
- 是汉都:成为汉朝的都城。
- 译文:从始至终,成都都成为了汉朝的都城。
- 赏析:表达了成都从古至今作为政治中心的历史地位。
《三国志蜀书二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描绘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场景,以及他对诸葛亮的尊重和请他出山的决心。同时,诗中也赞美了益州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之丰富,以及成都作为汉朝都城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