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历城闉,旷远聊骋目。
北顾邯郸道,南指太行麓。
燕赵昔名疆,贤哲竟驰逐。
亭幛绝烽烟,雁门居李牧。
秦人屡西却,良将称马服。
边鄙多侠气,慷慨遗芳躅。
天步属艰难,邦家遂倾覆。
浮云蔽旧京,中原力谁戮。
羁旅及幽并,滥竽縻薄禄。
朽株岂栋梁,弱萝依灌木。
宽租愧汉倪,鸣弦思鲁虙。
惓惓怀良俦,何以托心曲。

卢郎中感交

早晨和傍晚,我常常走过城市的城墙。

向北眺望邯郸的大道,向南指向太行山的山麓。

燕赵古来是名邦,贤明的哲人竞相出仕。

亭台楼阁都不见烽烟,雁门关下住着李牧。

秦军屡屡向西败退,良将马服君名声大。

边塞多侠义之风,慷慨悲歌留芳迹。

天命不顺国家危难,朝廷倾覆无人可扶。

浮云蔽日旧京失守,中原大地谁来收复?

羁旅漂泊至幽并,滥竽充数领薄禄。

朽木岂能成栋梁,弱草依附灌木生。

宽厚之政愧汉倪,鸣琴思鲁桓公。

深深眷恋好朋友,何以表达我的情意?

译文:
早晨和晚上,我经常走过城墙,向北看邯郸大道,向南看太行山。
燕赵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土地,贤能的人争相进入仕途。
亭台楼阁看不到战火,雁门关下住着李牧。
秦军屡次向西方退却,良将马服君威名远扬。
边塞充满侠义之气,慷慨悲歌留下千古佳话。
天命不顺国家危难,皇上已倒群臣无力回天。
浮云遮蔽了太阳,昔日京城已经沦陷。
中原大地谁来收复?自己漂泊至此。
在幽州和并州之间,我滥竽充数,享受微薄的俸禄。
腐朽的木头不能成为支柱,弱小的植物依附着灌木生存。
我对于治国之道感到惭愧,想到汉倪子那样宽厚地治理百姓,想起鲁桓公那样弹琴自娱。
我深深地依恋我的朋友,又怎么能把这份心意表达出来呢?

赏析:
卢郎中感交诗中,诗人以“卢郎中”自谦其为一介书生,而以“感交”表明其结交友人的目的,即抒发怀抱、交流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国家的担忧与无奈。

首二句“旦夕历城闉,旷远聊骋目”,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城市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他的孤独与无奈。“北顾邯郸道,南指太行麓”,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迷茫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接下来四句,诗人以历史人物为例,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他提到燕赵地区自古都是名邦,但贤能的人却纷纷出仕。这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同情与支持。同时,他还指出了当时的统治者过于宽厚,未能有效治理国家,导致国力日益衰弱。

中间八句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忧虑。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幽州和并州一带,但并未能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反而只是滥竽充数,享受微薄的俸禄。这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描述,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人还通过提及腐朽木头和弱小植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再次回到了对友情的珍视上。他深情地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之情,但又无法将这份感情表达出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秀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