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
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修吉。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
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
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
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

孙廷尉杂述

《诗》曰:“天维玉女,地维琅玕。”(《周颂·载见》)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天地清和宁静,万物的规律就在一个“得”字。

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这个“得”字,是万物生成的根本道理,它极其玄妙深邃,是一切神奇美妙的东西都从这里产生。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由于失去了大道(道),人们就被名利所迷惑。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修吉。聪明的人与愚蠢的人各自营求,只有君子独自修养,才能得到吉祥。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明白了万物生成的至理(道),就不必计较成败得失了。(盈满与空虚是相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盈虚相替的。)

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大宝(国家)虽然胜过唐尧,但箕山、颍水一带的隐逸之士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经过精心雕琢的玉石,反而比未经琢磨的璞玉更加完美无缺。

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只有摆脱世俗的羁绊,超越形迹而追求真理,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境界。

赏析:此诗首联起笔不凡,气势恢宏。作者以天地的清宁,来象征人世间的清明政治,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二句紧承上句而来,将天地间的至理归结为一个“得”字,指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无不遵循这个“得”的道理,从而点明了文章要旨所在。三、四两句承上启下,指出由于人们失掉了大道(道),便被名利蒙蔽住了心窍,以致不能明辨是非,沉湎于声色犬马的享受之中。五、六两句则进一步说明,只有那些具有高远眼光和卓越智慧的人,才能摆脱名利的束缚,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宁静;他们才是真正懂得大道的人,因而也就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升华。它表明,真正懂得大道的人,不会被眼前的名利所迷惑,不会沉湎于世俗的生活琐事之中。他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能超然物外,独立思考,寻求人生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