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之滩名七里,锦峰绣岭重重峙。
祠耸长林古木中,舟行两岸猿声里。
汉家九鼎赤符新,滩上一丝人独理。
千载高风清客心,半滩明月一篙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

第一句:富春之滩名七里,锦峰绣岭重重峙。

富春的江边有七里的长滩,层层叠叠的山峰像锦绣一样耸立着。译文:富春江边有个叫七里的长滩,山峦层层叠叠,宛如美丽的锦缎。

第二句:祠耸长林古木中,舟行两岸猿声里。

祠堂矗立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乘舟穿行在两岸猿猴的叫声中。译文:祠堂耸立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乘坐小船穿行在两岸猿猴的叫声中。

第三句:汉家九鼎赤符新,滩上一丝人独理。

汉朝传下来的九鼎和红色的图章都是崭新的,滩上只有一个人独自理发。译文:汉朝传下来的九鼎和红色的图章都是崭新的,滩上只有一个人独自理发。

第四句:千载高风清客心,半滩明月一篙水。

千年流传的高洁的风范使人心清明,月光洒满河面,一篙船夫的桨声划破了寂静。译文:千年流传的高洁的风范使人心胸清明,月光洒满河面,一篙船夫的桨声划破了寂静。

【答案】

译文:“富春”指富春江,“滩”泛指沿江一带的河岸;“祠”是庙宇、祠堂。“长林”“孤舟”“人”“猿声”等词,都烘托出一种空寂幽远的境界,为全诗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气氛。

赏析:

诗人从富春江边一个古老的祠堂写起,由远及近,由实入虚,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空寂幽远的境界,为全诗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气氛,为下二句的抒发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三、四句承上启下,由远及近。“汉家九鼎赤符新”,是说汉朝留下的传国之宝,如赤色的符节一般崭新;“滩上一丝人独理”,“丝”与“人”同音,这里用双关语,既写出了江面上只有一人在理发的情景,又暗示出作者孤独的心情。

五、六两句由实入虚,进一步渲染气氛。“千载高风清客心”,是说千载以来高洁的风范使人心胸清明。“半滩明月一篙水”,是说月光洒满河面,一篙船夫的桨声划破了寂静。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含蓄蕴藉,耐人回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