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游兮祝融之三峰,紫盖石囷金芙蓉。轩辕始以灊霍为之副,神禹乃梦玄夷使者来相逢。
朱陵宝洞九向而九背,飞流瀑布漾漾而溶溶。安得岩下之老为我语,愿与三五年少执简以相从。

【注释】

五游诗:作者在五游山游览,有感而作。五游山,在湖南衡阳县西南。祝融,传说中南方的火神。三峰,即南岳衡山的南岳镇(祝融峰)。紫盖,山峰名。石囷,石砌之圆形围护结构。金芙蓉,指山峰上的金色芙蓉花。轩辕,黄帝的字。始皇时避讳,故写作“潜霍”。灊、霍,皆为地名,此借指衡山。玄夷,神话传说中的北方民族。梦,梦见。来相逢,即来到眼前。朱陵,山名。宝洞,山洞。九向,指洞中有九个洞口。九背,指洞中有九个岩壁。飞流,瀑布。漾漾,水波荡漾貌。溶溶,水色清澄貌。岩下,山岩之下。老,指老人。相从,相伴同行。执简,持简杖。

【赏析】

《五游山记》:五游山在湖南衡阳县西,唐天宝间因避安史之乱,玄宗幸蜀,至是复还,诏以五岳各置宫观一所,并命道士于五游山建玉真观。

此诗当为天宝十二载(753)所作。唐天宝年间,诗人任左拾遗,随皇帝南巡,曾到过衡山。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衡山游览时写的。

首联说:我向往游历南岳,那祝融峰上的三座主峰巍峨耸立。紫盖石囷和金芙蓉都是山中奇景。轩辕帝曾在潜山与霍山之间游玩;神禹治水时梦见一个来自北方的民族使者与他相遇。这两句写诗人对南岳的仰慕之情。

颔联用神话传说说明南岳的来历。“紫”和“朱”,都是形容山的颜色。“石囷”是山石堆成圆顶形状的围护物。“金芙蓉”即指山上的金色芙蓉花。这两句写诗人对南岳景色的欣赏。诗人赞美南岳风光秀丽神奇,令人心驰神往。

颈联写南岳九曲回廊、岩洞众多、飞瀑流泉,景象极为壮观。“九向九背”,指山中的洞穴多得难以数计。“九向”指山中有九个洞口,“九背”指岩壁上有九个岩穴。“九向”“九背”,都是夸张说法,实际是说洞中有九个洞口,岩壁上有九个岩穴。“飞流”指瀑布飞泻而下,“溶溶”是形容水的清澈明亮。这两句写诗人对南岳山水美景的赞叹。

尾联写诗人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去观赏南岳的美丽风光。“岩下”指山脚下。“老”,指老人,这里泛指年高德劭的长者。“三五年少”,指年轻的士人。这两句写诗人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去观赏南岳的美景。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已经辞官归隐,所以对南岳的描写带有浓厚的游赏情趣。全诗语言清新明丽,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