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游兮泰山,天孙标胜东齐间。上有丈人千丈之突兀,下有黄河一带之萦环。
秦封汉策秘不可睹,石闾金阙窅而难攀。安得采芝二童为我导,坐观海日赤腾空洞开心颜。
【注释】
游:漫游。泰山: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市,为五岳之首。天孙:神话中主管星辰之神。标胜:显示胜地。丈人(yǎnrén):传说中的山名。突兀:高峻突出的样子。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萦环:环绕。石闾:神话中昆仑山的门户。石闾金阙:传说昆仑山中有石门和石楼,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仙境。窅(yǎo)而难攀:深邃幽远,不易登临。二童:仙人。采芝:采集灵芝,传说中仙草。秦封汉策:秦始皇、汉武帝的封禅书策。秘不可睹:深奥难懂。窈窕:深幽。石匮金匮:古代传说中的藏书之所。窅然:深幽的样子。安得:怎么能够。采芝二童:指传说中的八仙中的吕洞宾、刘海蟾。采之二童,即“二郎神”。坐观:坐着观看。海日赤腾:形容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的景象。空洞:指天空或洞穴。开心颜:心情舒畅。
【赏析】
《五游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供奉,此诗是作者游览泰山时所作。《五游诗》一反以往文人墨客咏史题材的传统,而是以神仙道士的口吻写登山所见,把历史典故融入山水之中,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首联“我思游兮泰山,天孙标胜东齐间”,点明了出游的目的地——泰山,并且交待出这次游览的背景。泰山在山东,位于东齐之间。“我思游”三字,表明了作者对泰山的向往之情,“游”则表现了作者要游览泰山的决心。天孙是神话传说中的天神,这里指泰山,意思是泰山有天宫般的胜景;“标胜”指显扬胜地,“东齐间”指的是泰山所在的地区,即今山东省中部一带。这两句既写出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了作者游览泰山的原因和动机。
颔联“上有丈人千丈之突兀,下有黄河一带之萦环。”描写的是在泰山上见到的景象。“丈人”即泰山,“突兀”指山峰耸峙高峻,“萦环”指山势回旋曲折。这一联写景生动形象,将泰山的雄奇壮观写得淋漓尽致。
颈联“秦封汉策秘不可睹,石闾金阙窅而难攀。”写的是作者在泰山上看到的一些古迹。“秦封汉策”是指秦始皇和汉武帝封禅泰山时的记功书策,“秘不可睹”表示这些书策非常隐秘,不易被人察觉。“石闾金阙”也是泰山上的一处名胜,“石闾”指昆仑山中的石门,是神仙所居之地:“金阙”指昆仑山下的玉楼,也是仙人居住之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泰山上看到一些古迹,由于它们深藏不露,难以发现。
尾联“安得采芝二童子为我导,坐观海日赤腾空洞开心颜。”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他希望有两位仙人来引导自己游玩泰山,并让他观赏到壮丽的景色。“安得”意为怎样才能做到。二童是传说中的仙人,他们常常被用来代指有道者或者仙人。“坐观”指坐着观赏,“海日”指的是太阳。“赤腾空洞”形容大海翻腾的景象,“开心颜”指使心情愉快。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诗歌还通过描绘神仙仙境的神秘氛围,传达出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