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
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
邻舍语依然,儿女相牵率。
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
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译文

  1. 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
  • “斜阳”描述太阳即将西下的景色。
  • “倏”表示突然或迅速。
  • “片月”指一小块的月亮,暗示夜幕即将降临。
  1. 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
  • “鸡犬”指的是鸡和狗,这里指家中的家禽。
  • “还家”意味着回家。
  • “柴荆”是简陋的篱笆或门闩。
  • “晚饭毕”表示晚饭已经结束。
  1. 邻舍语依然,儿女相牵率。
  • “邻舍”可能指的是附近邻居。
  • “语依然”表明邻居之间的交谈没有变。
  • “儿女相牵率”形容孩子们互相搀扶,显得亲密。
  1. 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
  • “鸣蛙”指的是青蛙的叫声。
  • “喧”表示喧闹。
  • “流萤”通常指的是飞虫的光点,这里比喻萤火虫。
  • “花外疾”意味着萤火虫在花朵周围飞舞。
  1. 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
  • “夜色”指的是夜晚的景象。
  • “沉沉”意味着深重或浓厚。
  • “旷望弥萧瑟”表达了诗人对夜色深沉、寂静的氛围感到深深的忧郁和寂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田园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夜晚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 第一句“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描绘了夕阳西下和初升的月亮,营造了一种日落而息的氛围。
  • 第二句“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平和与满足,家家户户都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准备休息。
  • 第三句“邻舍语依然,儿女相牵率。”通过邻居间的日常交流以及孩子间的互动,传达了社区内的和谐与亲情。
  • 第四句“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利用自然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蛙声、萤火虫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而又不失安宁的夜景。
  • 第五句“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用“沉沉”形容夜晚的深沉,而“旷望弥萧瑟”则反映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寂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夜晚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和对个人孤独情绪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