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
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
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
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
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
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
半刺犹怜尔,孤游孰起予。
联翩嗟去国,萧索苦虽居。
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
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
紫诏恩初降,苍生愤始摅。
逐臣皆见召,旧故复相于。
禁闼还通籍,官曹并直庐。
感时唯涕泪,叹逝重欷歔。
从宦心俱懒,求名术本疏。
只应旅进退,敢望独吹嘘。
翻怪无鸣鹤,堪怜似戏狙。
十年才易组,六月便驱车。
去作长途别,行将大暑袪。
凉云停碧树,渌水泛红渠。
南国秋风早,西江白露初。
霜威迎獬豸,月令改蟾蜍。
世路多欹侧,斯文有卷舒。
身须混泾渭,誉欲等璠玙。
霄汉看鹰隼,江湖觅鲤鱼。
与君生死分,分手一踌蹰。

我们需要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
这句诗表达了过去皇帝曾经巡游天下,而作者(小臣)也曾上书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

第二句:“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当事情变得危急的时候,作者爬上了梯子想要阻止皇帝的行动,但是因为情感深厚,所以决定不阻止皇帝继续前进。

第三句:“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很想向皇帝表达自己忠诚的意愿,但是没有机会这样做,只能让其他人代替他这么做。

第四句:“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愤怒的感受,他认为皇帝的心是不可理解的,而他对此感到困惑并且无法预测皇帝的反应。

第五到七句:“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
描述了一种长时间的雾霾和混乱,以及作者因为这种混乱而遭受的痛苦。

第八到十句:“半刺犹怜尔,孤游孰起予。”
这里提到了作者被贬谪的情况,他感到同情,也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

第十一到十五句:“联翩嗟去国,萧索苦虽居。”
表达了作者对离开国家的遗憾和对现状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 “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 描述了皇帝的英明,以及国家政治清明,一切都在正常运转。

然后是一些对政治的描述: “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 表示法律制度得到了恢复和加强,恶人都被清除。

然后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 “紫诏恩初降,苍生愤始摅。” 表示皇帝的恩惠刚刚降临,百姓们开始感到不满并开始反抗。

最后几句: “逐臣皆见召,旧故复相于。” 描述了作者被召回朝廷,与过去的老朋友再次相见。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过去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