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淮海客孤城,高斋暮景何如情。
孤鸿落日天边去,双杵秋风月下鸣。
满地花飞红雪冷,一庭竹合翠云平。
禁他离思沉酣睡,奈尔寒蛩日夜声。

诗句解析:

  1. 八月 - 指的是农历的八月份,这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季节。

  2. 淮海客 - “淮海”是地名,古代用来指代中原或江南地区。这里的“淮海客”意指来自淮海地区的旅人或游子。

  3. 孤城 - 形容一个孤独的城池,可能是因为战争、灾难或其他原因导致人口稀少或城市破败。

  4. 高斋 - 可能是指一座高耸入云的阁楼或书房。

  5. 暮景何如情 - “暮景”通常指夕阳西下的景象,而“何如情”则表示这种景色是否能够引起某种情感共鸣或者感慨。

  6. 孤鸿落日天边去 - “孤鸿”是指一只孤独的鸿雁,它飞向了天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独自离开的场景。

  7. 双杵秋风月下鸣 - “双杵”可能指的是用来舂米的工具(如杵臼),“秋风月下鸣”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下,风声与杵声交织在一起的声音。

  8. 满地花飞红雪冷 - “满地花飞红雪冷”形容地面覆盖着红色的花瓣,仿佛是下了一场红雪,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9. 一庭竹合翠云平 - “一庭竹合翠云平”描绘了庭院内竹子苍翠欲滴,如同绿色的云朵一样平铺在地面上。

  10. 禁他离思沉酣睡 - “禁他离思沉酣睡”中的“禁他”可能是指阻止或抑制,而“离思”则是指离别带来的思念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有人试图阻止或抑制这种离别的思念之情,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它的存在和深化。

  11. 奈尔寒蛩日夜声 - “奈尔寒蛩日夜声”中的“寒蛩”是指秋天里的蟋蟀,它们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寒冷和孤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寂静夜晚中蟋蟀声音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译文:

    八月的淮海之客站在孤城的高处,望着黄昏时的风景,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孤雁南飞向着远方的天空,而在秋风中,木杵敲击的声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地上落满了红色的花瓣,仿佛是冬天的第一场红雪,让整个庭院看起来都变得寒冷。尽管有人试图阻止或抑制这离别的思念之情,但它仍然像翠绿的云朵一样平铺在地面上。在这寂静的夜晚,蟋蟀的叫声让人感到寒冷和孤独,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生动的细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的“孤鸿”、“秋声”、“寒蛩”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细腻。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同时,诗人通过对季节、天气、声音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离别和孤独的深深体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