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鹤鼓四更挝,枕上蝶飞不到家。
风透紫绡凉若水,露浓催织静生哗。
诗因苦思听残漏,灯为无眠数落花。
夜夜竹窗缘底事,碧云看尽楚天涯。
【解析】
此诗为作者赴任盐官时,在楼头听鼓声而作。
“楼头鹤鼓四更挝”:楼头上报晓的钟声敲得四下如鼓,诗人夜不能寐,听其声而思家情切。“楼头”是说听到楼上传来的鸡鸣报晓的鼓声(或闻楼下鼓声)。“四更”(一更)指夜里12时,“挝”即击打。
“枕上蝶飞不到家”:诗人夜不能寐,想的是家乡的亲人。但此时自己身在异乡,无法回家,只好托希望于梦中了。“枕上蝶”指梦中蝴蝶飞舞。“蝶”通“翼”,翅膀。“不到家”意即不能到家。
“风透紫绡凉若水,露浓催织静生哗”:诗人被楼外风吹动纱巾(紫色的细绢),感到凉意沁心。又因为露浓,织布机的声音也变得嘈杂了。“薄纱”指纱巾。“紫绡”本指一种丝织品的颜色叫紫红色,这里泛指纱巾。“若水”形容凉意沁人。“催织”即催促织布机织布。“生哗”,指织布机发出嘈杂的声音。
“诗因苦思听残漏”:“诗因”指因思念家人而苦思冥想,“听残漏”指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漏”古代计时器,形如壶,壶中盛水,随时间推移,水逐渐减少,滴答声不断,所以叫漏。
“灯为无眠数落花”:诗人听到漏壶滴水声,想到自己不能回家,不禁泪流满面。“灯”指油灯。“无眠”指不入睡,睡不着觉。“数落”指流泪不止。“落花”喻指泪水。
“夜夜竹窗缘底事”:为什么如此愁闷?为何如此伤心欲绝?“夜夜”指每夜。“竹窗”用竹子做的窗户。“缘”,原指原因、缘由。“底事”指什么事情?到底为什么?“缘”在这里表示原因、理由。
“碧云看尽楚天涯”:诗人想归去,但又无法回去,只能在梦中与家人团聚。“碧云”指青山。“楚天”,指楚国的天空。诗人想看到楚天碧云之景,以解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
楼头报晓的鼓声四下如锤,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梦见蝴蝶翩翩飞舞却找不到家门。
风透薄纱带来凉意,就像清凉的水一样,露珠滴下来,催促着织布机不停地作响。
因思念家人而苦思冥想,听到漏壶滴水声,泪流满面。油灯伴我到深夜,数落落花直到天亮。
为何如此忧愁伤感?为什么伤心欲绝?每夜对着竹窗,我都在思考原因。
赏析:
全词通过写自己因思家而夜不能寐,听楼头鼓声、闻漏声、数落花等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词中多处使用比喻和想象,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形象化,使词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