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黄金台,早歌归去来。
平沙无草木,短褐有尘埃。
故里愁言别,明时敢论才。
灯前一舞剑,豪气转成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及手法,同时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如表达技巧、写作背景等,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
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赏析诗句中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情感。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把握其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体会诗歌的炼字。“不上黄金台”意思是说:我不登上那高高的黄金台。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所建,相传曾招揽过天下贤才,后成为求官的代名词。作者在这里借指官场。“不上黄金台”,意谓自己不愿意出仕做官,不愿与朝廷同流合污。“早歌归去来”意思是早早地唱着《归去来辞》,归隐山林。“归去来”,是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名篇,这里用来表示作者不愿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坚定决心。“平沙无草木,短褐有尘埃”意思说:平展平坦的沙地没有花草树木的掩映,穿着简陋的短衣也沾满尘土。这两句写景,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短褐”,粗陋之衣;“尘埃”即尘土。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归隐的志趣。“故里愁言别,明时敢论才”意思是说:家乡让我难以割舍,所以离别时我十分悲伤,但我不敢在朝廷中发表自己的政见,因为那时的朝廷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故里”指的是故乡。“明时”指的是当世的明君。“论才”即发表意见或议论才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故乡令人牵挂,所以离别时我十分悲伤;但我也明白,在当世的大乱之时,我不敢随便地发表自己的政见,因为那时的朝廷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灯前一舞剑,豪气转成哀”意思是说:在烛光下挥动长剑,豪情壮志一下子消失了。这两句诗描写了作者在归隐前的慷慨激昂之情,但最终却化为悲凉、哀伤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失望和对光明世界的向往。
【答案】
居燕旅情
不上黄金台
——不想出仕做官。上黄金台
——想入仕途。
早歌归去来
——归隐之心日切。
平沙无草木
——萧条荒凉。
短褐有尘埃
——贫穷潦倒。
故里愁言别
——思乡之情。
明时敢论才
——忧国之情。
灯前一舞剑
——豪气未尽。
豪气转成哀
——壮志难酬,壮心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