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汝精蓝抱翠微,青松绿竹共依依。
龟台落日明霞绮,鳗井寒潮长石衣。
银杏子成边雁到,木犀花发野莺飞。
钟残永夜禅心定,一任秋虫促杼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答题的要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注意要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理解。

第一首: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爱汝精蓝抱翠微”意思是说,你居住在那高耸入云、绿荫环绕的寺院中,心中满是对佛祖的敬仰。“抱翠微”指寺居在青翠的山冈上;“精蓝”即精舍。次句“青松绿竹共依依”意思是说,寺院里长满了郁郁的青松和青青的竹子,他们相互依偎着,仿佛在诉说着彼此的情谊。“青松绿竹”指寺院中的古树,它们生长得郁郁葱葱,枝叶茂盛,形态优美而古朴。第三句“龟台落日明霞绮”,“龟台”为寺院内的建筑,此处指僧人居住的地方。“绮”是美丽的丝绸,这里用来比喻晚霞的美丽。第四句“鳗井寒潮长石衣”,意指寺内井台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层。“鳗井”指的是僧人居住的院落。“寒潮”是指寒冷的潮水。“石衣”意为结满冰块。第五句“银杏子成边雁到”,意思是指银杏树上果实成熟,秋天的风也带着凉意,远飞的大雁也开始向南方迁徙;“边雁”就是大雁南飞。第六句“木犀花发野莺飞”,意思是说在寺庙周围生长着许多木犀树,木犀花盛开了,野莺也飞来了。第七句“钟残永夜禅心定”,意思是说夜已经深了,寺庙里的钟声已经敲响,此时僧人正在打坐修行,内心十分平静。最后一句“一任秋虫促杼机”,意思是说任由蟋蟀在屋檐下叫个不休;“促杼机”意为织布机上的梭被蟋蟀催促着来回移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秋虫叫声不断,但织妇们仍不停歇地忙碌着纺织。第八句“秋虫促杼机”与前文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爱汝精蓝抱翠微”,意思是说,你居住在那高耸入云、绿荫环绕的寺院中,心中满是对佛祖的敬仰。“抱翠微”指寺居在青翠的山冈上;“精蓝”即精舍。次句“青松绿竹共依依”,意思是说,寺院里长满了郁郁的青松和青青的竹子,他们相互依偎着,仿佛在诉说着彼此的情谊。“青松绿竹”指寺院中的古树,它们生长得郁郁葱葱,枝叶茂盛,形态优美而古朴。第三句“龟台落日明霞绮”,意思是说,寺院内井台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层。“龟台”为寺院内的建筑,此处指僧人居住的地方。“绮”是美丽的丝绸,这里用来比喻晚霞的美丽。第四句“鳗井寒潮长石衣”,意指寺内井台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层。“鳗井”指的是僧人居住的院落。“寒潮”是指寒冷的潮水。“石衣”意为结满冰块。第五句“银杏子成边雁到”,意思是说在寺庙周围生长着许多木犀树,木犀花盛开了,野莺也飞来了。第六句“木犀花发野莺飞”,意思是说在寺庙周围生长着许多木犀树,木犀花盛开了,野莺也飞来了。第七句“钟残永夜禅心定”,意思是说夜已经深了,寺庙里的钟声已经敲响,此时僧人正在打坐修行,内心十分平静。最后一句“一任秋虫促杼机”,意思是说任由蟋蟀在屋檐下叫个不休;“促杼机”意为织布机上的梭被蟋蟀催促着来回移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秋虫叫声不断,但织妇们仍不停歇地忙碌着纺织。第八句“秋虫促杼机”与前文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1)译文:我非常喜爱你的清静幽雅之处,你住在那高耸入云、绿荫环绕的寺院中,心中满是对佛祖的敬仰。青松绿竹相互依偎着,仿佛在诉说彼此的情谊。夕阳映照着龟台,天空中飘洒着彩霞如锦似绣,结满厚厚冰层的鳗井旁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银杏树开花了,野鸟飞来了;木犀花开了,黄莺唱起了歌。夜晚来临,寺庙里的钟声敲得更响了,僧人的心也更平静了,任凭蟋蟀的鸣叫不停歇,不停地敲打着织机的声音。

(2)注释:①翠微:青翠的山峰。②精蓝:精舍。③龟台:寺院内的建筑。④鳗井:僧舍院落中的井。⑤石衣:结有厚厚冰层的井。⑥银杏子:银杏树的果实。⑦木犀花:木犀树的花。⑧边雁:候鸟,即雁南飞。⑨促杼机:催织机的声响。⑩磬:寺庙中敲击的器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