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阃寻常弃郑师,后人休望及瓜期。
豺狼封豕咸登用,都邑人民委若遗。
曾见羌夷皆内地,忍闻淮济是边陲。
经纶事业君当念,闻道任嚣髻已椎。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再用前韵 - 这可能是在引用或遵循某种特定的诗歌格式。
  2. 大阃寻常弃郑师 - “大阃”通常指的是边关,而“郑师”可能是指郑国的部队或官员。这句话意味着边关的将领常常被忽视或遗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3. 后人休望及瓜期 - “后人”可能指的是后来的统治者或将领,“及瓜期”则是一个成语,意指坐享其成。这句话意味着后来的统治者不应该指望从前任那里得到好处,因为他们不会像前任那样努力和贡献。
  4. 豺狼封豕咸登用 - “豺狼”和“封豕”都是比喻不法之徒。这里的描述可能指的是那些不道德或有野心的人得到了提拔或者重用。
  5. 都邑人民委若遗 - “都邑”指的是城市或城镇,“委若遗”则是遗忘或抛弃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说,城市中的居民被忽视了,好像他们并不存在一样。
  6. 曾见羌夷皆内地 - “羌夷”指的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羌族或其他边疆民族。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这些少数民族曾经被视为国家的边陲之民,而不是国家的一部分。
  7. 忍闻淮济是边陲 - “淮济”是古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淮河流域或江淮地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很难听说这些地方是边境地区。
  8. 经纶事业君当念 - “经纶”意为治理国家,“事业”可能指的是政治、军事或任何形式的事务。这句话建议君主应该记住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不要忽视国家大事。
  9. 闻道任嚣髻已椎 - “任嚣”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名将,他曾经因为忠诚而受到过皇帝的高度赞扬。这里的“髻已椎”可能是对任嚣的一种比喻,意味着他的功绩已经刻骨铭心。

接下来进行具体的翻译:

《再用前韵》

大阃寻常弃郑师,后人休望及瓜期。
豺狼封豕咸登用,都邑人民委若遗。
曾见羌夷皆内地,忍闻淮济是边陲。
经纶事业君当念,闻道任嚣髻已椎。

译文:

在大门外,我们经常看到将领们被忽视或遗弃。后来的人们不应该指望从前任那里得到好处,因为那些人不会像前任那样努力和贡献。不法之徒如豺狼和野猪等,现在都被提升和使用。城市的居民仿佛被遗忘了一样。过去,边疆的民族如羌人和夷人曾被看作国家的边陲之民,但现在却不再是这样。治理国家的事业应该由君主自己铭记,不要被遗忘。我听说过任嚣的故事,他的功绩已经被刻在历史的石碑上。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批评了统治者的不负责任和对边疆民族的忽视。诗人以大门外的将领为例,指出他们的被弃与不被重视,暗示现在的统治者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边疆民族的态度也有所批评,认为他们曾是国家的边陲之民,而现在却被遗忘。最后,诗人以任嚣的故事作为警示,强调君主应该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整首诗语言犀利,直指时弊,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