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见雁思乡里,今岁还乡雁不来。
此地凄凉逢九日,何时清切睹三台。
莞茅夜冷蛩螀急,禾黍秋空鸟雀哀。
辟难无劳效桓景,巢居随处压崔嵬。
这首诗是苏轼为朋友石末公在重阳节的诗。
第一句“去年见雁思乡里”中的“思乡里”指思念故乡。
第二句“今岁还乡雁不来”中的“还乡”是指回家,而“雁不来”则表示今年没有收到信或消息,所以不能回故乡。
第三句“此地凄凉逢九日”中的“凄凉”表示孤独和寂寞,“逢九日”是指重阳节,也就是登高的日子。
第四句“何时清切睹三台”中的“三台”是指三个台阶,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官位很高。这里的“清切”表示清晰、明朗,而“睹三台”则是希望看到更高的官职。
第五句“莞茅夜冷蛩螀急”中的“莞茅”是一种草药,“夜冷”表示夜晚很冷,而“蛩螀急”则表示蟋蟀叫声急促。
第六句“禾黍秋空鸟雀哀”中的“禾黍”是指稻谷和黍米,“秋空”指的是秋天的天空,而“鸟雀哀”则表示鸟儿的叫声悲伤。
第七句“辟难无劳效桓景”中的“辟难”是指躲避灾难,“效桓景”是指模仿传说中的东汉名士桓谭的故事。
第八句“巢居随处压崔嵬”中的“巢居”是指鸟类筑巢居住,“压崔嵬”则表示这些鸟儿无处不在,给人一种压迫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