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梅蕊依时发,异县归人见却悲。
花自别来难独立,人今老去复何之。
未能荷锸除丛棘,且可随方著短篱。
等待薰风暄暖后,枝间看取实离离。

【注释】

丙申岁:指天宝五年(746)。还乡:回到故乡。作七首:即《归园田居》七首。

梅蕊:梅花的花苞,比喻梅花。依时发:依照季节而开花。

异县:指远离家乡。归人:指诗人自己。悲:悲伤。

花自别来难独立:自从离开故园后,梅花就难以独自开放,因为缺少了故园的滋养。

何之:去哪里。短篱:矮小的栅栏。薰风:温暖的春风。熏:温暖。暄暖:温暖和煦。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田园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故园梅花、异乡归人与乡村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他渴望回归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不安的现实。

第一句“故园梅蕊依时发”,描绘了诗人对故园梅花的思念之情。梅花在春天时节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却身处异乡,无法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内心充满了遗憾。

第二句“异县归人见却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由于战乱等原因,诗人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如今又回到了这里,却发现一切都已改变,心中不禁感到悲哀。

第三句“花自别来难独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自从离开故土以来,梅花似乎变得不再坚强,无法独自承受风雨的摧残。这种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不满。

第四句“人今老去复何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年华老去,不知何去何从。这种感慨既源于现实的无奈,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忧虑。

第五句“未能荷锸除丛棘”,表明诗人无法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以避世事纷争。虽然心中向往田园生活,但现实情况却让他难以实现。这句话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现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第六句“且可随方著短篱”,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他认为在这片土地上可以随心所愿地建造一个小屋,过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第七句“等待薰风暄暖后,枝间看取实离离”描绘了诗人期待春日来临,盼望在温暖的阳光下看到枝头挂满果实的景象。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故园梅花的描写及与异乡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考能力,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