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同社燕鸡豚,今见操戈竞一飧。
松柏空坛饥鼠出,枌榆落日乱鸦喧。
地连吴会嗟何蹙,民是周馀不半存。
疏懒浑愁闻世事,治聋有酒漫盈尊。

【注释】

社日:旧时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是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石末公:作者的朋友,字石末,生平不详。

同社燕:指同社的燕子。社,古时乡里居民按五家为比,设伍长,以管理其地的治安。“社”也用作名词,指土地神。燕,这里指燕子。鸡豚:指祭祀所用的祭品。古代风俗:在社日要祭牲,并杀猪宰羊。

操戈竞一飧(sūn):《左传》:“子产曰:‘吾闻姬氏子孙必亡。’”《韩诗外传》引此句:“郑人闻之,操兵将食子产者相望。”

松柏空坛:松柏常绿,不与世易,这里比喻高洁的人。坛,祭祀用的土台。饥鼠出,乱鸦喧:形容祭祀时人声喧闹。

吴会:春秋时吴越二国地域相接的地方。嗟何蹙:叹息为何这样狭窄。蹙,迫窄。

民不半存:人民生活贫困。

疏懒浑愁闻世事,治聋有酒漫盈尊:疏懒闲适、无所作为,听不见世上的是非。“醉乡深处少知音”,意思是说,醉乡深处,没有知己。

【赏析】

《社日偶成奉呈石末公》,唐末诗人罗隐作于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这是一首七绝诗。

首联“昔闻同社燕鸡豚,今见操戈竞一飧”。从“同社”到“操戈”,表现了社会的巨大变化。过去人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现在却是刀光剑影,相互残杀,这中间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人民的疾苦。

颔联“松柏空坛饥鼠出,枌榆落日乱鸦喧”,写祭祀时的喧闹场面。祭祀时人多嘈杂,使松柏也感到寂寞,而那些饥饿的老鼠、乌鸦却趁机出来寻食。“地连吴会嗟何蹙”两句,进一步揭露社会的黑暗。吴越两地地势相连,但百姓却穷得只剩下半条命。

颈联“地连吴会嗟何蹙,民是周馀不半存”,指出了社会的不安定,人民的疾苦。“疏懒浑愁闻世事,治聋有酒漫盈樽”,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尾联“疏懒浑愁闻世事,治聋有酒漫盈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无奈,也表现出他那种逃避现实、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