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六团圆月,此夜光辉独耐看。
银汉波涛三岛接,玉京风露九霄寒。
方欣酷暑随时去,只恐清商促岁阑。
更上南楼瞻北极,那无鸿雁报平安。

【译文】

一年之中有两次团圆的月亮,这一夜的光辉格外耐人寻味。银河如波涛汹涌,三岛连接其中,玉京风露洒满九霄寒天。正欣欢酷暑随时而去,只恐怕清商促岁阑珊。更上南楼眺望北极星下,哪有鸿雁传书报平安。

【赏析】

《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一年二六团圆月,此夜光辉独耐看”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一年之中有两次团圆的月亮,而这一夜的光辉格外耐人寻味。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一年二六团圆月”与“此夜光辉独耐看”的对比,突出了中秋节的特殊意义和人们对它的珍视。

颔联“银汉波涛三岛接,玉京风露九霄寒”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星空之美:银河如波涛汹涌,三岛连接其中,玉京风露洒满九霄寒天。这两句诗通过对天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壮美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方欣酷暑随时去,只恐清商促岁阑”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正当酷暑逐渐离去,人们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只害怕那令人心酸的清商曲调催促着岁月的流逝。这两句诗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尾联“更上南楼瞻北极,那无鸿雁报平安”则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天空的情景:更上南楼眺望北极星,哪有鸿雁传书报平安。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和假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国安危的关注。

《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季节变换的感受以及对家国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