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何处非王土,稂莠谁令满大田。
未扫绿林千嶂里,还看红树九秋前。
吴宫露冷蝉何在,汉苑风悲鹤自怜。
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二首
乾坤何处非王土,稂莠谁令满大田。
未扫绿林千嶂里,还看红树九秋前。
吴宫露冷蝉何在,汉苑风悲鹤自怜。
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注释:1. 乾坤:指天地。2. 王土:帝王之土,也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3. 稂莠:两种杂草,这里比喻坏人。4. 绿林:指茂密的树林。5. 九秋:秋季的九月。6. 吴宫:指古吴国的宫殿遗址,今江苏省苏州市。7. 汉苑:指汉代的皇家园林或宫殿。8. 鲁阳:春秋时人,善于射箭。后以“鲁阳”为善于抵御强敌的英雄。9. 功德:功劳与德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第一句“乾坤何处非王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他认为,无论在哪里,国家的疆域都是王者的土地,而那些危害国家的奸佞小人却无处不在。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是这首诗的核心主题。
第二句“稂莠谁令满大田”,进一步强调了奸佞小人的普遍存在。诗人用“稂莠”来形容这些害人的坏人,用“大田”来比喻国家的疆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危害国家、破坏社会和谐的人的强烈谴责。
第三句“未扫绿林千嶂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暗讽了那些隐藏在绿林深处的奸佞小人。诗人用“未扫”二字,表达了他对清除这些奸佞小人的迫切希望。
第四句“还看红树九秋前”,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他希望国家的疆域能够恢复往日的繁荣,而那些奸佞小人却已经被扫除干净。
第五句“吴宫露冷蝉何在”,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繁华的追忆。他想象着当年吴宫的辉煌景象,而现在却只剩下寒露斑驳的红树,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第六句“汉苑风悲鹤自怜”,则描绘了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景象。鹤作为古代文化的象征,常常被用来寄托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诗人用“风悲鹤自怜”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最后一句“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则是诗人对历史英雄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自己也能够像那位历史上的英雄那样,有着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功绩,让后人传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