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响秋山夜句阑,白云如雪拥林端。
钟仪楚奏难成调,蔡琰胡笳欲罢弹。
泽魁离骚馀怨恨,巴东涕泪想泛澜。
唯应华表归来鹤,明月清风共岁寒。

闻猿有感

秋天的夜晚,山谷里传来了猿猴的叫声。

译文:在秋夜的山中,猿猴的啼声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注释:猿猴(yuán hóu),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善于模仿人类的声音,因此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声音。猿猴的啼声在秋夜的山谷中回荡,给人一种凄凉、悲切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以“闻猿”为题,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猿猴啼叫的画面,通过听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的“秋风落叶”和“猿声哀鸣”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二、猿响秋山夜句阑,白云如雪拥林端。

译文:月光洒满山谷,白色的云雾如同飘落的雪花一般,环绕在树木的顶端。
注释:“句阑”,即尽兴的意思,表示事物达到了极点或极限;“云如雪”,形容白云洁白无瑕,如同雪花一样纯净;“拥”,包围、环绕;“林端”,指山峰的顶部或者树林的尽头。
赏析:这句诗以“猿声”、“月色”、“云海”为画面,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秋夜景象。月光洒满山谷,白云如同飘落的雪花一般,环绕在树木的顶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用“如雪”一词来形容白云,既表现了其洁白无瑕的特点,也增添了诗意。同时,“拥”字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仿佛可以看到白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三、钟仪楚奏难成调,蔡琰胡笳欲罢弹。

译文:尽管钟仪努力演奏楚地的音乐,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旋律与之搭配;蔡琰想要弹奏胡笳,却又感到力不从心,想要放弃。
注释:钟仪(zhōng yí),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以忠诚著称;“奏”指演奏,这里指的是演奏音乐;“蔡琰”,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以才情横溢、善弹琴艺闻名。
译文:尽管钟仪努力演奏楚地的音乐,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旋律与之搭配;蔡琰想要弹奏胡笳,却又感到力不从心,想要放弃。
注释:虽然钟仪努力演奏楚地的音乐,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旋律与之搭配;蔡琰想要弹奏胡笳,却又感到力不从心,想要放弃。这两个典故都源自于历史故事,但在这里被用来表达诗人对于音乐和艺术的追求和无奈之情。
赏析:诗人以“钟仪”和“蔡琰”两个历史人物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无奈之情。尽管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但他们的故事却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泽魁离骚馀怨恨,巴东涕泪想泛澜。

译文:屈原的《离骚》留给我许多怨恨,而我在巴东时,常常流下眼泪,希望能够像江水一样泛澜而上。
注释:泽魁(zhé kē),指屈原;“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巴东”,指今湖北省秭归县一带;“泛澜”,泛指江河湖海等水面波涛汹涌的样子,也引申为情感澎湃激昂。
译文:屈原的《离骚》给了我许多怨恨,而我在巴东时,常常流下眼泪,希望能够像江水一样泛澜而上。
注释:这里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屈原和巴东王。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以其作品《离骚》著称;而巴东则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秭归县一带。诗人借用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江水的向往。
赏析:诗人通过对屈原和巴东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这里的“泽魁”和“离骚”等词汇,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性词语,通过使用这些词语,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五、唯应华表归来鹤,明月清风共岁寒。

译文:只有那归来的仙鹤,才能与我一同品味明月和清风相伴的岁寒之境。
注释:华表(huá biǎo),又称雀台、玉柱,是一种古代建筑物,上面刻有龙凤等图案,用于引导人们前行;“归来鹤”,指的是仙人或者神鸟,它们常常与高洁、清雅、长寿等品质联系在一起;“明月清风”,分别代表着明亮和清新的自然景象;“岁寒”,指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或坚强的意志。
译文:只有那归来的仙鹤,才能与我一同品味明月和清风相伴的岁寒之境。
注释:这里的“唯有”,表示选择之意;“华表”,又称雀台、玉柱,是一种古代建筑物,上面刻有龙凤等图案,用于引导人们前行;“归来鹤”,指的是仙人或者神鸟,它们常常与高洁、清雅、长寿等品质联系在一起;“明月清风”,分别代表着明亮和清新的自然景象;“岁寒”,指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或坚强的意志。诗人以“唯应”为结尾,表示自己期待与某种美好事物相伴的愿望。这里的“华表”和“归来鹤”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元素。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明月清风与岁寒之境进行对比,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