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
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
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
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译文: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
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
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
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注释:
-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
- “白发”是指诗人自己的头发,因为年岁已高而变白。“春风草”是一种植物,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里暗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岁月无情地改变人的状态。“风吹一夜满头生”形象地描述了风力如何吹拂着新生的白发,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短暂和易逝。
- 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
- “浮艳”指的是外表的光鲜或表面的繁华,而“根柢”则是根基、根本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追求本质、回归本真的思想,即想要摆脱外在的浮华,找到真正的自我。同时,“故遣芳菲定老成”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增长的坦然接受,认为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 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
-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其中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碧瓦晓霜”中的“碧瓦”指的是古代宫阙上的青色瓦片,而“晓霜”则是指晨间的霜花。这里的“怜变灭”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无常世事的感慨和无奈。“纸窗宵月妒分明”中的“宵月”指的是夜晚明亮的月光,而“妒分明”则表达了月光明亮且清晰的特点,与夜晚的黑暗形成了对比。这两句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在夜晚沉思时的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 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 “据鞍上马”可能指的是骑在马上准备出发的情景,但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转折词“非吾事”,表示这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这可能是因为诗人更关注其他事情,或者是因为他不想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赖尔妆严意不轻”中的“妆严”可能指的是女子精心打扮的样子,而“意不轻”则表示态度认真且不轻率。这两句诗可能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或者对他人行为的赞赏和尊重。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