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飞大野气凄清,日落荒村少客行。
投笔班超空食肉,登楼王粲独伤情。
海壖雨翳旌旗影,淮甸云埋鼓角声。
中夜起瞻天北极,鬓毛萧飒忆神京。
【注释】
霜飞大野气凄清:霜飞,形容秋风吹起,使大地一片凄凉。大野指广阔的原野。
日落荒村少客行:太阳落山之后,荒凉的村庄里很少有行人。
投笔班超空食肉:东汉班超投笔从戎,成为一代名将;如今他放下笔来,只能吃肉,不能为国家立功。
登楼王粲独伤情:王粲登楼远眺,感慨万千。
海壖雨翳旌旗影:海滨的沙洲被雨水笼罩,旗帜的影子也显得模糊不清。
淮甸云埋鼓角声:淮地的田野里,云层遮蔽了战鼓的回声。
中夜起瞻天北极:半夜醒来仰望天空,只见北极星闪烁。
鬓毛萧飒忆神京:岁月不饶人,鬓发已斑白,不禁怀念京都长安。
【赏析】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全诗八句,押平仄韵。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意境苍凉沉郁,悲壮感人。
开头两句“霜飞大野气凄清,日落荒村少客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荒寂景象。“霜飞”二字,既渲染出深秋天气渐寒的气氛,又烘托出作者心情的凄凉。“日落荒村少客行”,写出了时间是在傍晚,而此时村落里却很少行人。这两句不仅描写出环境的萧条、冷寂,还透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接着两句“投笔班超空食肉,登楼王粲独伤情”,“投笔”是指班超投笔从戎,这里比喻自己虽然有报国之心,但因时运不济而无法实现。“王粲”则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他在登楼远望时感到无限伤感。这两句通过班超与王粲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第三联“海壖雨翳旌旗影,淮甸云埋鼓角声”,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海壖”是指海边的土地,“淮甸”则是指淮北的地区。这两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战争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里的“云埋鼓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最后两句“中夜起瞻天北极,鬓毛萧飒忆神京”,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中夜”是指深夜时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里仰望星空,思念着远方的家乡。“鬓毛萧飒”则形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岁月不饶人。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的不满和厌恶,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战场的景象,并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