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流水绕东吴,佳丽犹传故国都。
红锦漫山春雨后,黄云压树晓霜馀。
娇莺逐暖归牙帐,征雁冲寒送羽书。
惆怅南园钓舟子,蒺藜满地不胜锄。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浙江流水绕东吴,佳丽犹传故国都。
红锦漫山春雨后,黄云压树晓霜馀。
娇莺逐暖归牙帐,征雁冲寒送羽书。
惆怅南园钓舟子,蒺藜满地不胜锄。
【注释】
次韵:指和别人的诗歌唱和,即依原诗的格律和词句作答。和谦上人:指诗人与谦上人的交情。
浙江流水绕东吴:浙江,指钱塘江,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吴,指吴郡(今江苏苏州市)。
佳丽犹传故国都:佳丽,指杭州的美丽。故国,指吴国的故都。都,指首都。
红锦:比喻春天的颜色。漫山,满山坡。春雨后,雨水滋润了万物。
黄云:形容秋天的景象。压树,覆盖树木。晓霜馀:早晨的露水或残雪未尽,还有余寒。
娇莺:美丽的黄莺。随暖:随着天气转暖而归巢。牙帐:指女子的卧室。
征雁:远行的雁群。冲寒:冒着寒冷飞向远方。
惆怅:悲伤。南园:泛指江南地区的园林。钓舟子:钓鱼的人。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用来防止牲畜入园。满地:到处都是。不胜锄:无法去除这些荆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谦上人唱和之作,共作七首,每首都有其特色和意境。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第一首:“浙江流水绕东吴,佳丽犹传故国都。”这两句描绘了浙江的流水环绕着东吴,美丽依旧流传着旧时的国都。这里的“佳丽”指的是杭州的美景,而“故国”则是指吴国的故都。诗人通过描绘杭州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红锦漫山春雨后,黄云压树晓霜馀。”这两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春雨过后,山上开满了红锦般的花朵;早晨,黄云覆盖着树林,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里的“红锦”和“黄花云”都是春天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第三首:“娇莺逐暖归牙帐,征雁冲寒送羽书。”这两句描绘了鸟儿们的生活状态。娇莺随着温暖的天气而归巢,表示了春天的气息;而征雁则冒着寒风飞往远方,传达了秋天的消息。诗人通过描绘鸟儿们的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第四首:“惆怅南园钓舟子,蒺藜满地不胜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看到南园里布满了荆棘,无法除去它们,因此感到惆怅和无奈。这里的“南园”可能是指诗人的家乡或其他地方的园林,而“蒺藜”则是荆棘的意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感慨之情。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春天、鸟儿生活以及自身处境的感受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