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草两悠悠,素发多情却满头。
落叶自随流水去,远山空带夕阳愁。
【译文】
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野草都是那么悠长,我的白发如今却已斑白。
树叶随着流水飘向远方,而远山也笼罩在夕阳的忧愁之中。
【注释】
春华秋草:指春夏秋三季的花木,这里泛指四季。
素发多情却满头:指人年老头发白。
落叶自随流水去:比喻岁月流逝。
远山空带夕阳愁:形容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人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746—816),字君虞,陇西姑臧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李”。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写得出色。他的诗歌善于从富有时代色彩的事件中提炼生活真谛,抒发慷慨悲壮之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中的“秋”指的是季节,而“春华秋草两悠悠”则是指一年四季都那么悠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第二句中的“多情”是指情感丰富,而“却满头”则是指这种情感已经深深影响了诗人的容颜。
第三句中的“落叶自随流水去”,描绘了落叶随风飘散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第四句中的“远山空带夕阳愁”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远山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愁色,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孤独、寂寞心情的体验。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