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
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
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知凤凰来不来。
【注释】
竹性本孤直:竹子的本性是直挺挺的,不弯曲。
磬折良可怜:形容竹子因风力而折断,很可怜。
由来刚介有摧挫:自古以来,竹子因为坚硬而有曲折、有磨难。
岁寒然后知真坚:只有到了严寒的时候,才知道竹子的坚强。
虚堂无人清气会:虚堂中没有人,只有清风聚集。
日满高林风影碎:太阳照在树林里,树叶的影子被风吹得破碎。
漆园胡堞去茫茫:漆园(战国时楚国地名)的城墙已经看不到了。
今落潇湘苍玉佩:现在落到了潇湘地区,成为苍翠的玉佩。
我思美人淇水隈:我想到美人住在淇水边。
路永莫致增悲怀:你的道路漫长,不要因此感到悲哀。
雪霜纷糅嘉实晚:雪花和霜露纷纷落下,结出的果实却晚了。
不知凤凰来不来:我不知道凤凰会不会飞过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赵学士《色竹图》的诗。此诗前半写画中所表现的竹子形象;后半则以“美人”、“凤凰”喻指画家赵士程。
起首二句点出竹之特性。“竹性本孤直”,即竹生而直上,不与群草争绿,其形似剑戟,故古人常借竹为剑戟之象。“磬折良可怜”,磬折,即磬折竹,指竹子因风力而折断。诗人用“磬折”二字来形容竹子的坚韧,又加一“良”字,使语气更为肯定,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竹子不畏强暴的性格十分赞赏。
三、四句承前意,进一步说明竹子之所以能如此坚贞,是由于它经受住了各种磨难。“由来刚介有摧挫”,是说竹子之所以坚贞顽强,是因为它具有刚毅的品格,能够经受住各种打击挫折。“岁寒然后知真坚”,是说只有在寒冬腊月才能看出竹子真正是否坚贞顽强,可见其对竹子坚贞顽强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五、六两句写景,描写的是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虚堂无人清气会”,是说空荡荡的屋子中只有清风在聚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是说阳光照射在高高的树林上,树叶的影子都被风吹碎了。这里所描写的景象,虽然清新淡远,但其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过片二句写诗人对赵学士画竹的看法。“虚堂无人清气会”,“虚堂”是指空旷无物的屋子,“清气会”则是说清风吹来,汇聚在屋子里面。这两句是诗人对画作中竹子的形象进行了评价和描绘。他认为赵学士画中的竹子非常真实而生动,仿佛可以听到竹子随风摇曳的声音。这种逼真的效果使得诗人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他也对画家的技巧表示赞许。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日满高林风影碎”,“日满”是指阳光灿烂,照射在高大的树林上;“风影碎”则是说风吹过树叶,使得影子变得破碎不堪。诗人在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画面中的景象与现实中的景物相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画家技艺的赞叹。他认为画家通过精湛的绘画技术,将竹子的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一般。这种艺术效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也为整首诗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提及画中竹子的主题。“漆园胡堞去茫茫”,“漆园”是指古代楚国的一个地名;“胡堞”则是古代城墙上的矮墙。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画家笔下的竹景,既表明画家的创作背景,又暗示了画家作品的独特风格。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画家创作才华的认可和赞赏之情。
诗人以“今落潇湘苍玉佩”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画家作品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今落潇湘苍玉佩”中的“今落”指的是现在,而“潇湘”则是湖南省的一个地名;“苍玉佩”则是形容竹子的质地和色泽。这里的“玉佩”既是对画家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一种寄托。他希望画家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和喜爱,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像画家一样拥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