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恤得尹铎,晋阳以为归。
冯谖劝市义,孟尝能不宜?
战国有如此,况乃商周时。
汉武任叶羊,朘剥尽膏脂。
向非轮台诏,持斧空绣衣。
悠悠复何道,咄咄令人悲。
以下是对《感怀三十一首》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解读:无恤得尹铎,晋阳以为归。冯谖劝市义,孟尝能不宜?战国有如此,况乃商周时。
- “无恤得尹铎,晋阳以为归”:这里的“无恤”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者象征某种力量的得胜者。获得尹铎意味着他获得了晋阳这个地方的认可和重视。晋阳可能是一个战略要地或者政治中心,这里被视为可以依靠或归附的地方。
- “冯谖劝市义,孟尝能不宜?”:冯谖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智慧和口才著称。在这里,他可能在劝说人们购买正义,而孟尝则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以其慷慨和仁义闻名。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即使是历史上的英雄也不能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孟尝一样。
- “战国有如此,况乃商周时。”: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各种势力并存,争夺霸权。商周时期则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社会繁荣。这里可能在强调即使是在最混乱的时刻,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译文:无恤得到了尹铎这个职位,晋阳也接纳了他为归宿。冯谖劝说大家购买正义,但孟尝却不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战国时期就有这样的情况,更不用说商周时期的盛世了。
赏析:《感怀三十一首》是元代诗人刘基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通过对比战国和商周时期的不同情况,暗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和社会的变迁。同时,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评价,也反映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看法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通过对《感怀三十一首》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哲学和社会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