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佩六印,宾从何纵横。
当时机中妇,倩笑远相迎。
黄金生意气,蚕蠋见人情。
岂无箪瓢士,今为时所轻。
注释:
- 感怀三十一首:这是诗人的自题,意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 苏秦佩六印: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曾游说各国,得到六国君主的支持。
- 宾从何纵横:意为他的随从众多,可以纵横驰骋,不受约束。
- 机中妇:指织布机中的妇女,这里暗指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低下。
- 倩笑远相迎:意为她的笑颜美丽迷人,使人忍不住想要远远地迎接。
- 黄金生意气:意为她有着富贵之气,但与“蚕蠋见人情”相对应,暗示她并非真正的贵族。
- 蚕蠋见人情:蚕和蠋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岂无箪瓢士:意为难道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以箪食、瓢饮为生的隐士吗?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以其高洁的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之作,通过对苏秦和机中妇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感怀三十一首”,直接点明了主题,表明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苏秦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苏秦是一位著名的纵横家,曾经游说各国,得到六国君主的支持,其随从众多,可以纵横驰骋,不受约束。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作为一个商人的身份,只能说明他拥有财富而已。
接下来的两句“当时机中妇,倩笑远相迎”,是对机中妇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倩笑”是指女子的美丽笑容,而“远相迎”则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厚意。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她作为一个织布机中的女子的身份,只能说明她有着富贵之气。这与前面的“黄金生意气”相对应,暗示她并非真正的贵族。
接下来的两句“岂无箪瓢士,今为时所轻”,则是对那些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生活的隐士的赞美之词。陶渊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曾以箪食、瓢饮为生,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成为了后世人们仰慕的对象。然而,现在的人们却不再重视这些隐士了,甚至对他们不屑一顾。
整首诗通过对苏秦和机中妇的描写,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各种人物形象,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