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晋阳山,西北望云中。
大漠造瀚海,重关阻飞鸿。
昔为征戍场,今见车轨同。
相公奉明诏,分符揔元戎。
赋诗睇行云,□□□坐弓。
天子万岁寿,垂拱明光宫。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诗前两句写送行,后六句写别情。首联交代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颔联点出送别的对象。颈联写送别的原因。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
【答案】
注释:晋阳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云中:古县名,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云中镇;瀚海:沙漠。重关阻飞鸿:重关指雁门关;翰海指大漠。征戍场:旧时驻军之地。分符揔元戎:分符即分兵。元戎是古代军队的首领,也泛指军队。赋诗睇行云:凝视着行云而赋诗。垂拱明光宫:垂拱,指皇帝临朝不问政事;明光宫,汉宫名;这里代指京城长安。赏析: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秋。诗人以“送僧家奴”为题,实际上是送其从军之使。开篇写自己与友人同登晋阳山,远望西北云中地区,表现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大漠造瀚海,重关阻飞鸿”,写友人将要奔赴的战场,暗示朋友此行将有一番作为。“昔为征戍场,今见车轨同”。昔日边地荒凉,如今却车水马龙,战乱已平,百姓安居乐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出征的欣慰之情。“相公奉明诏,分符总元戎。”写友人奉命前往京城,担任朝廷的重要职务。“赋诗睇行云”,写诗人在临别之际赋诗留赠友人,并目送友人远去。末二句祝福友人,希望他能建功立业,早日凯旋。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既表现了送别之意,又寄寓了祝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