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积阴气,二月春风寒。
壮士缦胡缨,伐鼓开洪澜。
长风翼万轴,撇若横海翰。
马衔伏猿门,翊卫森牙官。
仗钺指天狼,怒发冲危冠。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好友高则诚的深情厚意,并寄寓了自己希望其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江乡积阴气”,写诗人离别家乡时,天气阴沉,气氛压抑。
“二月春风寒”写诗人离开家乡后,二月的春风仍然十分寒冷。这两句写天气,与上句相照应。
“壮士缦胡缨”,写高则诚身披战袍,头戴胡帽,显得十分威武英俊。
“伐鼓开洪澜”写高则诚擂响战鼓,驱散了战场上的浓雾和阴云。
“长风翼万轴”,以长风吹动万轴车轮,形容战马奔腾,声势浩大。
“撇若横海翰”以海鸥挥翅高飞,比喻高则诚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马衔伏猿门,翊卫森牙官”,写高则诚心存仁德,如忠臣般护卫国家;又如猛将般勇往直前。
“仗钺指天狼,怒发冲危冠”,写高则诚心志远大,有雄心壮志。
【答案】
译文:
江乡久积阴冷之气,二月初春仍感寒风刺骨。壮士们身披战袍,头戴胡帽,雄姿英发,勇猛向前。战马奔驰如同狂风卷起千堆雪,旌旗猎猎似海鸥翱翔蓝天。将士们像箭一样直扑敌营,保卫祖国,守卫家园。
赏析: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是江乡。江乡,即江南水乡,气候湿润多雨,所以天气阴冷。“阴气”二字,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颔联写送别之际,友人身着军装,手持兵器,英姿飒爽。“缦(màn)胡缨”(缠络着红色头饰)和“伐鼓开洪澜”两句,既形象地写出了壮士们的威武雄姿,又生动地表现了出征将士们士气高昂、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颈联写送别之际,高则诚正乘风破浪地驰骋疆场。“长风”(强劲的东风)使车轮滚滚向前,扬起一路尘土飞扬。“撇若”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战马奔腾的速度,犹如海鸥振翅高飞。而“横”字则是形容战船冲破波涛汹涌的大海。
尾联写高则诚英勇善战,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怒发冲危冠”(头发向上竖立,好像要顶破帽子一样),既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又有反语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