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阴气凝,积雨春凄凉。
出门何所见,但见瓦砾场。
新庐各有主,店舍亦巳张。
市人半荷戈,使客尽戎装。
回首旧游地,惨淡寒烟黄。
怅焉念所思,恻怆心中伤。

【诗句注释】

癸巳:农历正月。

江城:指江边的城池。

阴气凝:阴气凝结。

春:春天。

瓦砾场:瓦砾堆积成场地。

庐:房屋。

店舍亦己张:店铺也都已经张好了。

市人半荷戈,使客尽戎装:街上的百姓一半都扛着长矛,商贩也都穿着军装。

旧游地:以前游玩的地方。

惨淡寒烟黄:凄惨冷落的烟雾中黄沙弥漫。

念所思,恻怆心中伤:怀念故乡,内心悲伤。

【译文】

阴气凝结了江城的阴郁,绵绵的春雨让大地更加凄凉。出门一看,哪里还有往日的风景?只见瓦砾场一片荒凉。新筑起的屋舍主人已各归故里,商铺也已重新张设。街头巷尾,商贩们大多扛着长矛,而商人和旅行者也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回首望去,昔日游乐之地已是一片萧条,只有那漫天的烟尘中飘浮着黄色的尘埃。心中不由得想起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不禁感到一阵悲凉,心中充满了伤痛。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正月,时诗人任杭州通判。是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途经杭州。此诗即写于途中。

首联“江城阴气凝,积雨春凄凉。”点明地点、时间及天气,为下文写景作铺垫;“阴气凝”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之情。“江城”点明地点,表明诗人即将抵达目的地;“阴气凝”则预示着诗人在杭州将遇到不愉快之事。

次联“出门何所见,但见瓦砾场。”直接描写了诗人在杭州所见所闻之景象。“出门”点明诗人的行动轨迹;“瓦砾场”则形象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象。“瓦砾场”一词不仅写出了环境之恶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情之压抑。

颔联“新庐各有主,店舍亦已张。”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杭州所见之人与物。“新庐各有主”,既表现了杭州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人们纷纷建房定居,形成了新的居住格局。“店舍亦已张”,则揭示了当时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以及人们生活态度的转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看法和态度。

颈联“市人半荷戈,使客尽戎装。”则是对杭州人生活方式的具体描绘。“市人半荷戈”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市场上人们忙碌的景象;而“使客尽戎装”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紧张氛围。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此现状的不满和反感。

尾联“回首旧游地,惨淡寒烟黄。”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回首旧游地”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重温旧地,缅怀旧日美好时光;“惨淡寒烟黄”则通过描绘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失落。这两句不仅与前面的诗句相呼应,更使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得以升华。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所作,通过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