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自非勃氏俦,何官匪邮传。
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闲宴。
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
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
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
偷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
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
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
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
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

感时述事十首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自非勃氏俦,何官匪邮传。

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闲宴。

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

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

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

偷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

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

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

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

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

【注释】

1.天王:指唐玄宗(唐高宗李治的孙子)。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家统一安定,政治清明。他任用姚崇、宋瞡等名相,改革弊政,发展经济,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里说“天王”,是称赞玄宗的贤明。

2.万国:指天下各国。

3.抚治不能遍:意思是治理天下的国家不能够面面俱到。

4.百僚:百官。

5.司:掌管。

6.方:方位,这里指地区或地方官署。

7.旬宣:谓十天一次的传达或宣布。

8.交:指朝廷内外的官员。

9.勃氏:指汉文帝时的大臣周勃、陈平,他们曾参与平定诸吕之乱,为巩固汉朝政权立下功勋。

10.邮传:古代传递文书的人。这里指负责传达信息的官吏。

11.易置:指改换官员。

12.勤怠:指官员是否勤奋、怠慢。

13.自非:如果不是。

14.勃氏俦:指周勃、陈平一类的大臣。

15.讵(jù):岂。

16.忧喜相系:忧愁和喜悦相互关联、纠缠在一起。

17.遗阙:指过失或缺点。

18.率:率领。

19.寄与:寄托,寄希望于。

20.要津:指重要的交通要道或关键的地方。

【赏析】

《感时述事》是一首咏叹时局的诗。诗中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不满,同时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官场风气,反映了作者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忧虑。诗中的“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等句,深刻地揭示了官场上的权谋倾轧、尔虞我诈和朝令夕改的现象。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远,使人深感时代的悲哀和社会的不公。

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诗中的“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忧喜相系”等句,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兴亡的重任落在那些忠臣身上,而他们的安危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现实。这种担忧不仅源于个人的感情,更源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期望。诗中的“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等句,表现了作者对那些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的期望和信任。这种期望不仅源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更源于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