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狗不噬御,星驰募民兵。
民兵尽乌合,何以壮干城。
百姓虽云庶,教养素无行。
譬彼原上草,自死还自生。
安知徇大义,捐命为父兄。
利财来应召,早怀逃窜情。
出门即剽掠,所过沸如羹。
总戎无节制,颠倒迷章程。
威权付便嬖,赏罚昧公平。
饥寒莫与恤,锐挫怨乃萌。
见贼不须多,奔溃土瓦倾。
旌旗委曲野,鸟雀噪空营。
将军与左右,相顾目但瞠。
此事巳习惯,智巧莫能争。
庙堂忽远算,胸次猜疑并。
岂乏计策士,用之非至诚。
德威两不立,何以御群氓。
慷慨思古人,恻怆泪沾缨。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混乱、百姓受苦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豢狗不噬御,星驰募民兵。
    译文:饲养的狗不会咬主人,却星夜奔驰去召集民军。
    注释:豢养的宠物狗是不会攻击人的,但却被用来迅速集结民众参与战斗。

  2. 民兵尽乌合,何以壮干城。
    译文:召集来的民众都是乌合之众,又怎能保卫城池?
    注释:这里的“乌合”形容集合起来的民兵没有战斗力,不能有效地保卫城市。

  3. 百姓虽云庶,教养素无行。
    译文:虽然百姓众多,但教育培养方面并没有做好基础工作。
    注释:百姓虽然多,但是缺乏教化和培养,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4. 譬彼原上草,自死还自生。
    译文:就像那野草一样,自己死去还会重新生长。
    注释:比喻那些聚集起来的民兵,即使失败也会重新组织起来。

  5. 安知徇大义,捐命为父兄。
    译文:怎么知道他们为了大义会舍命为父母兄弟呢?
    注释:诗人对那些不顾生死、为了家人而战的士兵感到疑惑。

  6. 利财来应召,早怀逃窜情。
    译文:有人为了钱财而来参加招募,心中早已有逃避的想法。
    注释:有些士兵是为了钱财才来的,而不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或忠诚。

  7. 出门即剽掠,所过沸如羹。
    译文:一旦走出门,就开始抢劫杀戮,人们所经过的地方如同沸腾的水。
    注释:描述战争期间的社会混乱,人民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

  8. 总戎无节制,颠倒迷章程。
    译文:军队统帅没有节制,反而迷失了方向。
    注释:指军队在混乱中失去了正常的指挥和纪律。

  9. 威权付便嬖,赏罚昧公平。
    译文:权力交给了宠信的人,赏罚不公正。
    注释:说明当时的政权腐败,权力被少数人操纵,而正义没有得到伸张。

  10. 饥寒莫与恤,锐挫怨乃萌。
    译文:饥饿寒冷都无人问津,人民的怨气也就产生了。
    注释:人民的苦难没有得到关注和照顾,从而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怨恨。

  11. 见贼不须多,奔溃土瓦倾。
    译文:见到敌人时不需要人多,就能让城墙崩塌。
    注释:说明军队在战场上的无力和混乱,缺乏有效的抵抗。

  12. 旌旗委曲野,鸟雀噪空营。
    译文:旗帜在野外飘扬不定,乌鸦在营帐上空叫个不停。
    注释:描绘出战场的荒凉和混乱景象,以及士兵们的疲惫和无助。

  13. 将军与左右,相顾目但瞠。
    译文:将军和部下都相互看着对方,只能呆呆地看着对方。
    注释:形容军队中的紧张气氛和士气低落,没有人敢于反抗或采取行动。

  14. 此事巳习惯,智巧莫能争。
    译文: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习惯,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了。
    注释:意味着战争已经常态化,不再是个别事件,而是一种常态。

  15. 庙堂忽远算,胸次猜疑并。
    译文:朝廷里突然开始谋划长远的事情,大臣们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注释:暗示了朝廷内部的不稳定和混乱,以及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16. 岂乏计策士,用之非至诚。
    译文:难道缺少善于策划的人才吗?但他们使用人才的方式并不真诚。
    注释: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任人唯亲的现象,缺乏真正的人才和诚意。

  17. 德威两不立,何以御群氓。
    译文:如果德行和权威都不存在,怎么能够统治这些平民百姓?
    注释:强调了领导者必须具备德行和权威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18. 慷慨思古人,恻怆泪沾缨。
    译文:诗人感慨万千,想起古人的英勇事迹,不禁泪水沾湿了衣缨。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