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发犹黑,故人心尚赤。
人生一世间,几见驹过隙。
南山有乔松,翠鹬斗颜色。
般倕不收录,野火恣焚炙。
枝枯干亦折,雪霰交洒淅。
中心有流液,入地化为石。
遗之五百年,犹堪补青天。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四首: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黄慎之在福建与一位故人相会并共同饮酒的情景。
  • “故人”指过去的友人或旧友,“发犹黑”表明这位友人依然保持着一头乌黑的发色,而“心尚赤”则表示他们的内心依然保持着纯真和热情。

故人发犹黑,故人心尚赤。人生一世间,几见驹过隙。

  • 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受。
  • “故人”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老朋友,“发犹黑”描绘了他们的外貌特征,即头发仍然是黑色的,而“心尚赤”则表明他们内心依然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
  • “人生一世间,几见驹过隙”是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过客一样,生命就像骏马从眼前飞快地飞驰而过,难以把握和停留。

南山有乔松,翠鹬斗颜色。般倕不收录,野火恣焚炙。

  • 这里通过对比山中的乔松和野火来表达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 “南山”是指高山上郁郁葱葱的松树,而“乔松”则是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松树。这里的“翠鹬”指的是翠绿色的鹬鸟,它们在松树林中相互争斗,争夺食物和领地。
  • “般倕”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工巧匠倕,他们能够将金属塑造成各种形状,但在这里却无法捕捉到野火肆虐时的生命力和坚韧。
  • “野火恣焚炙”形容野火的猛烈和无情,仿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它燃烧。

枝枯干亦折,雪霰交洒淅。中心有流液,入地化为石。

  • 通过描绘树木的枯萎和折断,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消逝。
  • “雪霰交洒淅”描绘了雪花和冰雹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这种天气状况使得树木更加脆弱,容易受到损害。
  • “中心有流液,入地化为石”意味着尽管树木的中心部分已经腐烂,但是其内部的水分仍然能够渗透到地下,最终变成坚硬的石头。这象征着虽然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却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

遗之五百年,犹堪补青天。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怀念之情,即使他们已经离世五百年,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依然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将这些诗句进行逐句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故人发犹黑,故人心尚赤。人生一世间,几见驹过隙。
    注释:过去的友人头发乌黑,他们的内心依然保持着纯洁和热情。人生就像一匹骏马从身边快速飞驰而过,难以捕捉和停留。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友人的头发颜色和内心的纯净,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2. 南山有乔松,翠鹬斗颜色。般倕不收录,野火恣焚炙。
    注释:在高山之上,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翠绿的鹬鸟在松树林中争斗,试图夺取食物和领地。然而,即使是神工巧匠倕这样的大力士也无法捕捉到野火肆虐时的生命力量。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3. 枝枯干亦折,雪霰交洒淅。中心有流液,入地化为石。
    注释:树枝已经枯萎断裂,树干也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然而,即使在死亡面前,树木的内部仍然充满了生命力,它的水分能够渗透到地下,最终变成了坚硬的石头。
    赏析:此诗通过对树木的描述,传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不朽,即使面临死亡和毁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仍然得以延续。

  4. 遗之五百年,犹堪补青天。
    注释:这些朋友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五百年,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赏析:此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的怀念,同时也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认为即使生命结束,其精神和品质仍能为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精神价值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