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景无还晖,霜露凄巳繁。
松柏坐椔翳,桃李更何言。
旦夕悲风起,黄沙蔽平原。
万物尽凋落,芳华谁独存。
我愿化为鹤,不愿化为猿。
鹤鸣声闻天,猿鸣烟雨昏。
空林夜寥寂,踯躅伤精魂。
这首诗名为《旅兴》,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以下是对每句的详细解释:
翻译与注释:
- “昃景无还晖” - 夕阳没有回到它的原初位置(太阳落山后的位置),这里的“昃”是指夕阳西下的样子。
- “霜露凄巳繁” - 霜和露开始变得寒冷且繁多。
- “松柏坐椔翳” - 松树和柏树被树木所遮蔽。
- “桃李更何言” - 对于美丽的桃树和李树来说,又有什么话可以说?
- “旦夕悲风起” - 早晚会吹来悲伤的风。
- “黄沙蔽平原” - 黄沙遮蔽了平原。
- “万物尽凋落” - 所有的生命都在凋零。
- “芳华谁独存” - 只有美好的花朵还在吗?
- “我愿化为鹤” - 我宁愿变成一只鹤。
- “不愿化为猿” - 但我不愿意变成猴子。
- “鹤鸣声闻天” - 鹤的叫声可以传遍天空。
- “猿鸣烟雨昏” - 猴子的叫声在烟雾蒙蒙的雨中显得模糊。
- “空林夜寥寂” - 空旷的树林晚上寂静无声。
- “踯躅伤精魂” - 徘徊不前让人感到精神疲惫。
赏析:
李白的诗常常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与高远境界的情感态度。在《旅兴》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如“鹤鸣声闻天”与“猿鸣烟雨昏”),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向往。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读来令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