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振檐铎,玱如环佩响。
登高看秋色,俯见明月上。
木落天地宽,云散川原广。
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
离居岂无怀,恻怆萦远想。

【解析】

1.“振”“玱”是本诗的关键字,需要理解字义。振:振动,这里指风声;玱:玉佩声;

2.“登高”“看秋色”,这是全诗写景的开始,也是写景的中心。“秋色”即秋天景色,“登高”写出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俯见明月上”,写诗人看到明亮的月亮从山涧里升起来的情景。“明月上”既写月出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心情)。

3.“木落”“云散”两句写景,是全诗的收尾,也是写景的重点。这两句中,“木落”、“云散”都是自然现象,但“天地广”“川原广”则写出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感受,也暗喻着人生的宽广与深远。

4.“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两句是全诗写景的结束语,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来者不可期”意思是来者无法预测,“逝者日已往”意思是逝去的人已经过去。诗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易逝的慨叹之情。

5.“离居岂无怀,恻怆萦远想”两句是全诗抒情的结尾,也是写情的重点。“离居”即离别家乡。“恻怆”指悲伤。“萦远想”指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答案】

旅兴

微风振檐铎,玱如环佩响。

登高看秋色,俯见明月上。

木落天地宽,云散川原广。

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

离居岂无怀,恻怆萦远想。

译文:

微风吹动了屋檐下挂的铃铎,发出悦耳的声音,就像佩玉发出的清脆声响。

登上高处眺望着秋季美丽的景色,抬头看到一轮明月升起。

树叶飘落后天地显得更加宽广,天空中的云彩消散,大地上的河流、平原显得更加宽阔。

来的人是无法预料的,去的人却是一天天过去。

离别家乡的人怎能不怀念故乡呢?心中不免伤感地想到远方的亲人或故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开头两句先以“微风”“振檐铎”起兴,接着用“玱”比喻环佩之声。环佩之声,古时多用以象征美女,这里却用来象征佳人,表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思妇怀人的柔情。

三、四句写登高所见秋色之美。诗人通过视觉形象的描写,把秋光写得如此美好,使人陶醉。

五、六两句进一步写秋色之美,写尽了秋色的辽阔与空阔。此时,诗人的心境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初春的喜悦变得深沉了。

最后两句写登高所见秋色之美。诗人通过视觉形象的描写,把秋光写得如此美好,使人陶醉。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色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