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穹壤间,万变皆有穷。
何如顺天道,原始以知终。
清晨揽衣起,絺绤生秋风。
雍雍鸣雁来,灼灼酸枣红。
怅焉念所思,悲感集予衷。
佳期在何许,瑶草成枯蓬。
伫立望日月,劳心极𢥞𢥞。
注释:
吾观穹壤间,万变皆有穷。
何如顺天道,原始以知终。
清晨揽衣起,絺绤生秋风。
雍雍鸣雁来,灼灼酸枣红。
怅焉念所思,悲感集予衷。
佳期在何许,瑶草成枯蓬。
伫立望日月,劳心极𢥞𢥞。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的诗。
首句“吾观穹壤间,万变皆有穷”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的感叹。他意识到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生经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有其终结之时。这既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考。
接下来的“何如顺天道,原始以知终”则进一步探讨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顺应天道,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困惑和痛苦。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儒家的“中庸之道”,即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第三句“清晨揽衣起,絺绤生秋风”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时的情景。他穿着轻薄的衣服,迎接秋风的到来。这既是一种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秋风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活力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四句“雍雍鸣雁来,灼灼酸枣红”则转向了对动物的描述。大雁南飞,带来了秋天的气息;酸枣成熟,呈现出一片火红。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描绘,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赞美。这种从自然到生活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的“怅焉念所思,悲感集予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感到怅惘、悲伤,因为思念之情无法排解。这种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之间的矛盾。这种情感的波动,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佳期在何许,瑶草成枯蓬”则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问自己美好的时刻在哪里?那些曾经繁盛的瑶草已经变成了干枯的蓬草。这种对比,既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反思。这种思考,既是一种哲理的探讨,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观察和感受。他既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也体会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这种情感的交织和思考,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