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咽悲风,弓折不可把。弟兄隔谷不相闻,咫尺人间与泉下。
丈夫誓许国,杀身非所怜。两心本一气,何能坐相捐。
登埤四顾望,慨慷肝胆裂。不见救兵来,但见绕城铁甲光如雪。
飞禽在罗网,尚或念其饥。身为高官马食粟,忍见手足居重围?
相彼鸿与雁,亦各顾匹俦。挽弓射一猿,群猿拔箭声啾啾。
鸟兽且有情,人心独何尤。呜呼,田家紫荆虽微木,不忍听君歌隔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
诗句释义:
- 战争的声音在悲风中消失,弓箭被折断了也难以使用。
- 兄弟相隔在山谷之中,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即使近在咫尺,却如同在另一个世界一样。
- 丈夫发誓要为国家献身,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感到惋惜。因为两心相连,所以不能分开。
- 站在山边四下望去,心中感慨万千,肝肠寸断。没有救援的军队来到,只有铁甲在城墙上闪闪发光。
- 鸟儿被困在一个罗网里,尚且想念饥饿的痛苦。作为高官,享受着马匹的饲料,怎么能忍心看到自己的手足处在重围之中呢?
- 看着那些鸿雁和大雁,也在寻找伴侣。拉弓射一只猴子,群猴拔箭声啾啾。
- 鸟类和小动物都有情感,人类又有什么理由感到愧疚呢?
- 呜呼,田里的紫荆树虽然微薄无力,但不忍心听你唱隔谷的歌。
译文:
战鼓咽悲风,弓折不可把。弟兄隔谷不相闻,咫尺人间与泉下。
丈夫誓许国,杀身非所怜。两心本一气,何能坐相捐。
登埤四顾望,慨慷肝胆裂。不见救兵来,但见绕城铁甲光如雪。
飞禽在罗网,尚或念其饥。身为高官马食粟,忍见手足居重围?
相彼鸿与雁,亦各顾匹俦。挽弓射一猿,群猿拔箭声啾啾。
鸟兽且有情,人心独何尤。呜呼,田家紫荆虽微木,不忍听君歌隔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悲惨场景,通过描写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美感。例如,将战争比作悲风和弓折,将人们的命运比作鸿雁和猿猴,都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境。此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也富有深意,如“田家紫荆虽微木”,既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观,也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和平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