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讴且辍唱,吴趍亦停声。
请君倾耳听,听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
用文四战地,恃德不恃强。
叔世道虽微,灵源泻流长。
汉祖殪秦项,定都由子房。
马上得天下,继周焉敢当。
光武起白水,龙飞扫搀抢。
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冕旒正宸极,圭组崇俊良。
功臣列爵土,循吏劝耕桑。
诏书报臧马,玉关闭西羌。
周严播高风,卓鲁树甘棠。
廷无乳虎伏,邑有驯雉翔。
涓涓醴泉液,烨烨朱草芳。
继体更贤能,守成不逾常。
南郊尊上帝,宗祀亲明堂。
辟雍养耆德,灵台观祲祥。
南宫画元勋,东观昭文章。
诗书母后训,淫侈蕃封防。
百年天再辟,四帝日重光。
倾昃自满盈,宴安生怠荒。
刑官窃威柄,义士死道旁。
衅积千里草,祸成一星黄。
大命始不挚,馀晖尚悠扬。

煌煌京洛行
齐讴且辍唱,吴趍亦停声。
请君倾耳听,听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
用文四战地,恃德不恃强。
叔世道虽微,灵源泻流长。
汉祖殪秦项,定都由子房。
马上得天下,继周焉敢当。
光武起白水,龙飞扫搀抢。
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冕旒正宸极,圭组崇俊良。
功臣列爵土,循吏劝耕桑。
诏书报臧马,玉关闭西羌。
周严播高风,卓鲁树甘棠。
廷无乳虎伏,邑有驯雉翔。
涓涓醴泉液,烨烨朱草芳。
继体更贤能,守成不逾常。
南郊尊上帝,宗祀亲明堂。
辟雍养耆德,灵台观祲祥。
南宫画元勋,东观昭文章。
诗书母后训,淫侈蕃封防。
百年天再辟,四帝日重光。
倾昃自满盈,宴安生怠荒。
刑官窃威柄,义士死道旁。
衅积千里草,祸成一星黄。
大命始不挚,馀晖尚悠扬。

译文

  1. 辉煌的京都洛城,歌声停止,舞步也停止了。(齐讴和吴趍都是古代的歌曲,停止意味着结束或者不再演奏)
  2. 请你仔细聆听,听我歌唱洛京。(强调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
  3. 京都洛城多么辉煌啊,这里是周朝的故土。(描绘了京都洛城的壮丽景象)
  4. 以文治国,四面战地,但依靠的是道德而非武力。(表达了治理国家的方针和原则)
  5. 虽然时代衰落,但周文王的智慧如泉水般源源不断。(赞扬了周文王的睿智和智慧)
  6. 汉朝的刘邦击败了秦朝和项羽,定都于关中。(通过历史事件展示了汉朝的强大)
  7. 在马上夺取天下,继承周朝的事业是不敢当的。(暗示了建立汉朝的艰难和不易)
  8. 光武帝刘秀在白水起兵,像龙一样飞行,扫除了叛乱。(通过历史事件展示了刘秀的英勇)
  9. 应天顺民心,平定暴乱,安抚受伤的人。(强调了顺应人心和民意的重要性)
  10. 天子的冠冕端正地立在朝廷上,珪组(圭组:圭玉之组,即玉璧)尊崇着贤良。(描绘了朝廷的尊严和秩序)
  11. 功臣们被封为诸侯,百姓被鼓励去耕种农田。(表达了对功臣的尊重和对农民的重视)
  12. 诏书传达给臧获(奴隶),禁止向西羌(今甘肃西部一带)进攻。(强调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13. 周朝的高风亮节被广泛传播,卓鲁(指卓茂、鲁恭)树立了甘棠树。(通过历史故事展示了周朝的文化和精神)
  14. 宫廷里没有凶残的野兽,而郊外有驯养的野鸡在飞翔。(描述了京城的安宁和乡村的和谐)
  15. 清澈的泉水流淌不息,鲜艳的朱草香气扑鼻。(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16. 新的统治者们更加贤能,他们坚守成规,不做超越常规的事情。(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感和自律)
  17. 在南郊向天祷告,在明堂祭祀神明。(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对天的敬畏和虔诚)
  18. 在辟雍这个地方养育了众多有德行的长者,在灵台上观察了天地的祥瑞。(表达了对教育和自然的尊重)
  19. 南宫画下了元勋们的肖像,东观展示了文人学者的作品。(体现了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的发展)
  20. 诗书是由母亲教授的,但淫逸奢侈的行为却阻碍了封疆的安定。(批评了过度享乐和贪婪的行为)
  21. 因为一百年后天将再次开辟,四位帝王的日子将会更加光明。(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22. 人们沉迷于享乐忘记了勤政,政治变得懈怠和荒废。(指出了社会风气的问题和政治上的腐败)
  23. 官吏窃取了权力,正直的士人却在战场上殉难。(反映了官场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24. 战争使得千里之内的土地荒芜,一颗星星的光芒黯淡无光。(描绘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25. 真正的天命不会轻忽,它的光芒依旧温暖而明亮。

赏析

本诗通过对京城洛城的描述和对其历史的回顾,展示了作者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和赞美。诗歌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比如“周文王的智慧如泉水般源源不断”和“汉高祖击败秦朝和项羽,定都关中”,这些都是对历史上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引用,用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以及对当前成就的自豪感。同时,诗歌中的许多描述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例如“涓涓醴泉液”,“烨烨朱草芳”,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歌不仅记录了一段段的历史,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