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抱青山深复深,日融清露滴幽林。
鸟啼树发春如许,试问高人身内心。
【注释】
西岩寺:位于江西九江,是唐代高僧慧忠(又称“益上人”)的隐居之地。
深复深:形容山色之幽。
试问:试探、请问。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西岩寺的绝句。诗以问答的形式,通过描写青山、清露和鸟啼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赞美之情。
第一联“云抱青山深复深,日融清露滴幽林”,描写了西岩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秀美。诗人用“云抱”来形容群峰环绕的景象,强调了山峰的高大和神秘;用“深复深”来形容山色的幽深莫测。接着,诗人又通过描绘阳光照射下的清露,展现了山林中清新的气息。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为下联的情感表达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联“鸟啼树发春如许,试问高人身内心”。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的啼鸣和树木的生长都拟人化成了有情感的存在。这里的“树发春如许”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隐者生活状态的观察。而“试问高人身内心”则巧妙地引入了提问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这种提问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隐者的好奇和敬仰之情,也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思考性。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对西岩寺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僧慧忠(益上人)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山、清露、鸟啼等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