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蒙蒙不见山,轻舟一叶下危滩。
乱石堆中寻故道,不独崎岖行路难。
【注释】
①漫兴:随意作诗。六首:《全唐诗》中共收有《舟中漫兴六首》。每首都为五言绝句,共六首。
②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9月7日或8日,指白露时节的清晨。蒙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危滩:险滩。
④故道:原来的道路,即旧路、老路。
⑤崎岖:山路陡峻难行。
⑥赏析: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经过险滩,眼前是茫茫的云雾和一片迷蒙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漂泊在外,前途未卜,不禁感慨万分。
白露蒙蒙不见山,轻舟一叶下危滩。
乱石堆中寻故道,不独崎岖行路难。
【注释】
①漫兴:随意作诗。六首:《全唐诗》中共收有《舟中漫兴六首》。每首都为五言绝句,共六首。
②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9月7日或8日,指白露时节的清晨。蒙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危滩:险滩。
④故道:原来的道路,即旧路、老路。
⑤崎岖:山路陡峻难行。
⑥赏析: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经过险滩,眼前是茫茫的云雾和一片迷蒙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漂泊在外,前途未卜,不禁感慨万分。
《晚眺西山》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水画,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晚眺西山 - “晚眺”:傍晚时分远望。 - “西山”:山名,通常指华山。这里泛指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 - 关键词注释:“晚眺”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高处远望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心境。 - 赏析:首句点题,以景起兴,引出下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 山色十二时 -
【注释】 ①天光沈阴:天色阴暗。天光,天色的光亮;沈阴,昏暗。年将暮:岁月将要结束。 ②客子:离家在外的游子。驱车逐归路:乘着车赶回家去。 ③塞鸿:关塞上的大雁。叫入吴江云:叫声传进吴江上空的云。吴江:指长江下游的一段江水,在今江苏苏州一带。 ④野鸟:野生的鸟。对立枯桑树:鸟儿在枯树上相对而立。 ⑤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少行:很少见人行走。 ⑥栝苍之山:指会稽山,今属浙江省东部。邈(miǎo)
【注释】 ①草轩:指诗人的住所。 ②清梦觉:一觉醒来后,恍如在梦中一样,感觉池塘里的水清亮得好像能照见自己的容颜。 ③诗思:即诗情,指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④东君:即春神,这里指春天。 ⑤闲庭烟雨中:闲静的庭院,笼罩着烟雾和细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描写了池塘之景,颔联写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颈联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以“草”字开头,既点明了诗人居住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通过逐句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题目要求“赏析”。 登黄鹤楼识兴:登上了黄鹤楼,观赏到了大好河山。 巍巍楼阁势凌空,占断湖南万仞峰:黄鹤楼耸立在长江中游的沙洲上,高踞江流之上。它俯瞰着波涛滚滚的江水和蜿蜒曲折的长江。 绕槛江涵千顷绿,入帘霞衬八窗红:江水环绕着楼阁,绿树环抱,碧波荡漾。楼阁上的窗户,映照着朝霞,显得分外耀眼。 云移山色晴开画
题云林图赠伯琛 我家昔住苍山巅,竹树杳蔼当庭轩。 有山竟日情不厌,时与白云相往还。 迩来别家又三载,引领长望心悁悁。 豫章曹君江海客,济时久习轩岐术。 深情迥若彭蠡宽,逸气远与匡庐适。 偶然赠此云林幽,黛色烟光远相逼。 采芝却忆商山翁,种杏自喜多阴功。 良医良相各有志,岂与流俗论卑隆。 伊余蹇拙无所似,好古每欲寻高踪。 山中黄精倘或煮,幅巾裋褐期相从。 注释:我家住的地方在苍山的顶峰
译文: 猛烈的寒风从西北刮起,高高的船帆划破水面直入长河。 巨浪冲击波涛喧哗声势浩大,雷声滚滚震耳欲聋回响耳边。 天边青蓝忽然太阳西落,冰冷的岩石在水里显得突兀。 停船买酒浇愁解闷,仰头看云空无依怅然若失。 1. 注释: - 烈风: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和强劲的风。 - 西北起:指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 峭帆径入长河水:形容船只高高地驶进长河中。 - 浪涛喧击势排空:指海浪冲击的声音非常响亮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浓浓杨柳含娇春,落花细逐锦色鳞。 - 注释:春天的景色如此浓厚,仿佛杨柳都含着春的气息。飘落的花瓣像细腻的锦缎般随着江水轻轻漂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致,通过"含娇"、"细逐"等词汇,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温柔与柔美,同时"落花"与"锦色鳞"的比喻,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盈而优雅的美。 2. 芦芽出水碧玉短,沙嘴激浪跳珠匀。 - 注释:芦苇嫩芽冒出水面
【诗句释义】 东风吹起云彩,却不曾下雪,而是潇潇的秋雨在夜深时滴落。 孤舟泊在荒郊的江边,破芦做的篷帐漏雨不断。 被子被雨水淋湿,寒冷得如同冰块,骨头收缩筋脉挛缩哽咽难言。 上天要忧患我成材,像杜叟一样的歌,只是徒然地忧愁而已。 【译文】 东风把云吹散,没有下雪却下起了雨; 孤独的小舟停泊在荒凉的江岸边,破旧的芦苇篷帐漏着雨; 被子被雨水淋湿,寒冷得如同冰块一般, 筋骨疼痛,哽咽难以自持;
【诗句注释】 1. 东方未明:天还没亮,东方的天边。 2. 粲粲: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 3. 霜华蔽野:霜花覆盖田野。 4. 篙工敲火:划船的人在敲打着火石,点火生火。 5. 惊雁相呼:受惊的雁群相互呼唤。 6. 云汉:即天河,指天空。 7. 岸回:指水边的河岸。 8. 晨鸡:清晨报晓的公鸡。 9. 曈曈旭日:初升的太阳,阳光明媚。 10. 寒威不用来相仍:不用受到寒冷的侵袭。 【译文及赏析】
【注释】 山枕清溪寺隐山:山边是清溪,清溪边的寺院隐蔽在青山之中。 暮云深锁羃林烟;傍晚的暮霭把树林笼罩住了。 近来浑忘登临兴:最近完全忘记了登高远眺的乐趣。 闲听钟声落枕边:闲暇时听到钟声飘落到枕头旁边。 译文: 清幽的山边有座寺庙,掩映在青山之间。傍晚时分,云雾缭绕,将树林笼罩得一片模糊。近来我已经完全忘记了登高远望的快乐,只是静静地听着钟声,让它飘落到我的枕边。 赏析:
舟中漫兴六首 好溪溪水镜般清,流尽人间无限情。 几日望家今已近,潺湲不是陇头声。 注释:在舟中随意写下的即兴之作。 译文:这条美丽的小溪清澈如镜,把人间所有的情感都流尽。 几天前还在盼望着回家的一天,现在已经越来越近了。这里的“潺湲”并不是指远处陇山上的流水声,而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舟中漫兴》。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溪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艺术特点。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舟中闲游时的即兴之作。开头两句写景:平林漫漫,沙地莽莽
【注释】: 1、漫:随意地,无目的地。 2、茆庐山(máo lún shān):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 3、苍松翠竹:指山林中的松树和竹子。 4、森然:形容草木茂盛。 5、老农:指山间隐居的农民。 6、自得:自己感到满足,很自在。 7、生涯乐:指生活的乐趣。 8、闲:闲暇时间。 9、说往年:谈论过去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舟经过茅山时,看到山间的苍松翠竹
【注释】 舟中漫兴六首:指诗人在船上随意写的六首诗。漫兴,即随兴而作。结屋号作神仙居:建了一座小屋,号称神仙居所。少微山,又称少微阙,在今陕西长安西北。王高士,指王季友。王绩是王季友的侄儿,所以称他为“王高士”。《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王绩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王无功文集》,已佚。结屋,筑屋。号,自称。神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何所事,做什么。皓月一天歌步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
【注释】 西岩寺:位于江西九江,是唐代高僧慧忠(又称“益上人”)的隐居之地。 深复深:形容山色之幽。 试问:试探、请问。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西岩寺的绝句。诗以问答的形式,通过描写青山、清露和鸟啼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赞美之情。 第一联“云抱青山深复深,日融清露滴幽林”,描写了西岩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秀美。诗人用“云抱”来形容群峰环绕的景象,强调了山峰的高大和神秘
【解析】 “团团”“淅淅”“箧笥”是关键词,要结合诗句进行理解。 此诗首句写明月,次句写秋风,三句写尘埃,末联回忆夏日的清凉。 【答案】 译文:圆圆的明月比容辉还要美丽,淅淅的秋风使人想起翠微山上的山泉。不要让灰尘污损了这团扇子,可人的夏天你还记得吗?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以团扇为喻,抒发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 第一句“团团明月比容辉”,写的是明月的形状。月亮在天空中总是圆的